胭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胭脂,它的来历原来是这样的呀 [复制链接]

1#

胭脂,人们对它已经不能再熟悉了吧,特别是广大的女性同胞们,上到60-70的大妈们,下到10岁的小朋友们,都对它趋之若鹜。在现代我们叫它化妆品,而在中国古代,古人则称之为“胭脂”。

胭脂的来历比较主流的有两种说法/p>

第一种:商纣王发明了胭脂

根据书中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记载:燕脂,盖起自纣,以红蓝花汁凝为脂,以燕国所生,故曰燕脂。古人也考证出胭脂是纣发明的,看来纣为中国美容作出了贡献,堪称美容界鼻祖。胭脂采自红蓝花燕北民族叫这种花为燕支花,所以胭脂又叫燕支。看过《封神榜》我们知道,商纣王有个宠爱的妃子名叫妲己。妲己杏眼桃腮,冰肌玉肤,深得纣王宠爱,于是纣王为了讨好妲己发明了一种桃花妆,用各种花瓣的汁液凝成脂粉,涂在面颊上,使妲己看起来更加的漂亮了,所以这种胭脂又称“燕脂”。

燕支花,开花的时候。

第二种:胭脂起源于匈奴说

自来持此说者,都是根据《西河旧事》等书之记载。据说匈奴在汉武帝时,失去祁连、燕支二山之后,曾凄凉地唱出一首悲歌:“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燕支,又作焉支,其山遍生燕支花,即红花。匈奴嫁妇,采其花,榨其汁,凝为脂,以为饰。后来,燕支才写作燕脂、胭脂。传说燕支山上开满了红色的花,这种花即美丽又鲜艳,是草原狼神赐予草原最漂亮的明珠(草原上最美的女人)的礼物,所以草原民族每逢嫁妇的时候,都会为新娘摘一株燕支花插于头饰上,用于象征新娘是最美的明珠。

燕支山近景燕支山远景

诗仙李白也曾在诗中写到过燕支山将燕支山描写为,匈奴人虽然住在大漠之北的燕支山,却不畏朔风大雪之严寒。其妇女骑在马上嘻笑,其面色如红玉盘一样红润。

《幽州胡马客歌》

李白

幽州胡马客,绿眼虎皮冠。

笑拂两只箭,万人不可干。

弯弓若转月,白雁落云端。

双双掉鞭行,游猎向楼兰。

出门不顾后,报国死何难?

天骄五单于,狼戾好凶残。

牛马散北海,割鲜若虎餐。

虽居燕支山,不道朔雪寒。

妇女马上笑,颜如赪玉盘。

翻飞射野兽,花月醉雕鞍。

旄头四光芒,争战若蜂攒。

白刃洒赤血,流沙为之丹。

名将古是谁,疲兵良可叹。

何时天狼灭?父子得安闲。

在古代胭脂的用法特别的讲究。可以涂面,也可以用作口红用。女子在上胭脂前,先用白粉涂脸,然后把胭脂膏在手心调匀,拍在脸上,其中酒晕妆是浓妆,桃花妆是淡妆。也可以反着进行,先用胭脂后用粉,这叫飞霞妆。

胭脂盒

搽在颊上的胭脂是粉状的,而点唇的胭脂则是脂状的叫做唇脂、口脂。点唇用的胭脂有许多品种,如石榴晕、燕脂晕、小红春、大红春嫩吴香、万金红、半边娇、圣檀心、内家园,露珠儿、天官巧、洛儿殷、猩猩晕、淡红心、格双唐、小朱龙,媚花奴等。

元代胭脂盒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