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明清皇帝要八百里加急运送的鲥鱼,到底 [复制链接]

1#

张爱玲说人生有三恨,“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其实她的“三大恨”是借宋人彭渊才的“五恨”而来,即所谓“一恨鲥鱼多骨;二恨金橘带酸;三恨莼菜性冷;四恨海棠无香;五恨曾子固不能诗。”不仅如此,鲥鱼在古代还经常是给皇帝运送的贡品。那么,为什么古今名人都不约而同地爱上了鲥鱼?它到底有多好吃?

鲥(shí)鱼,产于长江下游,因每年定时初夏时候入江溯河产卵而得名。鲥鱼与河豚、刀鱼齐名,素称长江三鲜,当涂至采石一带的横江鲥鱼味道最佳。为什么古代皇帝爱吃鲥鱼呢?

首先,它味道鲜美,为江南水中珍品,是中国珍稀名贵经济鱼类。其次鲥鱼营养价值高,含蛋白质、脂肪、核*素、尼克酸及钙、磷、铁均十分丰富(每克含水分65克,蛋白质16.9克,脂肪16.9克,碳水化物0.2克,钙33毫克,磷毫克,铁2.1毫克,硫胺素微量,核*素0.14毫克,尼克酸4毫克)。最后,鲥鱼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鲥鱼肉性味甘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它能滋体强身、补虚劳;能降低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能清热解*之功效,能治疗疮、下疳、水火烫伤等症。

不过鲥鱼虽然好吃却有三大缺陷。

第一,肉中多刺。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鲥,形秀而扁,微似鲂而长,白色如银,肉中多细刺如毛,其子甚细腻。故何景明称其银鳞细骨,彭渊材恨其美而多刺也。大者不过三尺,腹下有三角硬鳞如甲,其肪亦在鳞甲中,自甚惜之。”由于鲥鱼肉中多细刺,所以吃起来不是很方便。因此彭渊才说“一恨鲥鱼多骨”,张爱玲说“一恨鲥鱼多刺”。

第二,数量稀少。年以前,鲥鱼的常年产量有约吨。然而,由于过度捕捞,加上产卵场被水利工程破坏等原因,鲥鱼数量急剧下降,从20世纪80年代始,已处濒危状态。年鲥鱼被列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继扬子鳄、中华鲟、白鱀豚、胭脂鱼之后,也遭遇种群危机。人工养殖的鲥鱼产量极低,市场价每斤近元,有点让普通人高攀不起。的水平。

第三,出水即死。李时珍说:“其性浮游,渔人以丝网沉水数寸取之,一丝挂才出水即死,最易馁败。”鲥鱼极其娇嫩,据说捕鱼的人一碰它的鳞片,就立即不动了,苏东坡称它“惜鳞鱼”。因此要吃到鲥鱼,很不容易,所谓“鲥鱼生得最娇。它最爱身上的鳞呀,它一声离了水,见风见光,随时就死了”。正因如此,鲥鱼被称为雍容华贵,典雅清高的“鱼中贵族”。

不过虽然世人难得吃到新鲜的鲥鱼,甚至难以窥见鲥鱼的鲜活美貌,但九五之尊的皇帝却恰好用吃鲥鱼来彰显自己的尊贵。明清两朝的帝王都比较爱吃鲥鱼,但因为鲥鱼不能离开水面,出水即亡,且是长江下游的特产,因此运往京师时一定要快速行进,以保新鲜。于是,那种类似杨贵妃劳民伤财,运用驿站送荔枝的行为就产生了。鲥鱼被捕捞之后,立即放入泼了猪油的冰块中,快马加鞭,日夜兼程地送往皇城。三千里路,要求三日之内送到,时称“船头密网犹未下,官长已备驿马送”。

爱吃荔枝的杨贵妃(形视形象)

为运送鲥鱼,需“备马三千余匹,夫数千人”,运送者连吃饭都得在马上进行。当然,因吃鲥时如此劳民伤财,曾有人进谏皇帝:“一鲥之味,何关重轻!臣窃诏鲥非难供,而鲥之性难供。鲥字从时,惟四月则有,他时则无。诸鱼养可生,此鱼出网则息。他鱼生息可餐,此鱼味变极恶……若天厨珍膳,滋味万品,何取一鱼?窃计鲥产于江南之扬子江,达于京师,二千五百余里。进贡之员,每三十里立一塘,竖立旗杆,日则悬旌,夜则悬灯,通计备马三千余匹,夫数千人……故一闻进贡鲥鱼,凡此二三千里地当孔道之官民,实有昼夜恐惧不宁者。”(《代请停供鲥鱼疏》)

还有人在诗中备述贡鲥的艰辛,以及扰民之苦:“江南四月桃花水,鲥鱼腥风满江起。朱书檄下如火催,郡县纷纷捉渔子。大网小网载满船,官吏未饱民受鞭。百千中选能几尾,每尾匣装银色铅。浓油泼冰养贮好,臣某恭封驰上道。钲声远来尘飞扬,行人惊避下道旁。县官骑马鞠躬立,打叠蛋酒供冰汤。三千里路不三日,知毖几人马几匹?马伤人死何足论,只求好鱼呈至尊。”(沈名荪《进鲜行》)

鲥鱼产量低,价格贵,普通人能吃到的机会较少。但是,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达,最终鲥鱼的大规模繁育技术会被突破,那时会有更多人吃到新鲜美味的鲥时鱼吧!而且随着物流交通技术的突飞猛进,今人估计无需像古代皇帝那样动用从南京到北京的**力量,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来运输了。不过,由于鲥鱼多刺,所以估计“一恨鲥鱼多刺”的现象还将延续,被更多人感慨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