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演员配唱电视剧歌曲成风,跑调了也没事新 [复制链接]

1#

《恋爱先生》发布会,靳东和小野丽莎对唱《欢喜》。图/视觉中国

*演唱《楚乔传》片头曲。

江疏影为《恋爱先生》配唱歌曲。

*演唱《爱的供养》,这首歌当时也曾引发网友热议。图/视觉中国

*和艾伦为《羞羞的铁拳》配唱。


  在电视剧《恋爱先生》中,主演靳东演唱了两首主题曲,其中包括独唱的《温暖》,以及和小野丽莎合作的《欢喜》。前者以温暖动人的冬日曲风,搭配靳东的磁性嗓音,收获了不少粉丝的喜爱。截至目前,《温暖》在QQ音乐上已售卖了15万张,不少网友也因这首歌而
  演员唱电视剧歌曲早已屡见不鲜,从二十年前风靡一时的《还珠格格》《情深深雨濛濛》,到近些年的《宫锁心玉》《欢乐颂》,由演员演唱的主题曲例如《有一个姑娘》《情深深雨濛濛》《爱如空气》《爱的供养》的流传度都很高。为何剧方会偏好请演员为电视剧配唱歌曲?作曲者如何为“非专业”的演员创作歌曲?演员录制歌曲时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小花絮?为此新京报记者专访了《恋爱先生》的制片人张为为、音乐制作人谭旋及其他业内人士,揭秘“演而优则唱”背后的故事。


  


  1演员配唱


  有的热心参与,有的不想露怯


  早在《恋爱先生》拍摄期间,张为为和作曲团队就有意邀演员来唱主题曲。“当时我们有了《欢喜》的创意后,制作团队就考虑让靳东和小野丽莎合作。当我们把曲子发给东哥听,他觉得很好,也觉得这个组合非常不错,大家一拍即合,拍戏过程中就找时间录了。”


  据悉,通常情况下,制片方会先和音乐制作团队商议,歌曲是否需要演员来唱。谭旋表示,他们第一步是先看剧本,大致了解剧情发展和人物情感线,“随后我们会和制片方一起商议曲调,再综合考虑演唱者的人选,尽量保证歌曲的完成度和演绎度最大化。”


  随后,剧方需要了解演员是否有演唱意愿。例如靳东的单曲《温暖》就是靳东亲自向剧方引荐的。当时靳东无意中听到《温暖》很喜欢,就找朋友帮忙录了DEMO,推荐给了《恋爱先生》的导演,“当时我们听完觉得跟这部戏的音乐风格非常贴,就跟靳东聊,看他愿不愿意唱。”


  张为为表示,他接触的大部分演员基本都很愿意配唱,“有时候我们在签约的时候,一些艺人会多少表达想唱歌的意愿,我还没遇到过我们硬逼着演员来唱的情况。还有些演员本身就是歌手出身,如果又能演又能唱,对于他个人来讲也是好事情。”


  但也有制片人无奈坦言,他曾遇到演员拒唱的情况,“因为每个人情况不一样,有的艺人会觉得自己唱歌不是特别好,不想露怯;或者一些演员也是投资人,觉得专业歌手唱得更好,自己就不唱了,这也是很正常的。”


  2如何挑歌


  需根据演员声线量身定做


  与歌手配唱的歌曲风格迥异不同,演员配唱的歌曲大部分旋律都更加朗朗上口,起承转合也更加简单。“给演员挑歌曲,最主要的是确定曲风。”张为为说。例如《欢喜》他们最开始先确定了巴萨诺瓦的曲风,“首先符合这部剧在海外拍摄的气质,其次巴萨诺瓦在旋律上不是特别复杂,演唱技巧的难度并非难以接受,而且朗朗上口,演员能够驾驭。”


  有音乐制作人表示,演员在演唱技巧上远不如歌手成熟,因此大部分歌曲必须提前“定制”。比如在制作前分别跟要配唱的演员深聊,从剧本聊到个人对歌曲的偏好,“演员们的声线不一样。有的声调比较高,有的是偏中音区,那我必须在他们的音区里,给他们创作不同的能驾驭的歌曲。”


  去年电视剧《胭脂》热播,*的声线是有些许局限的,但最后她演唱的《心念》,就是找到她音区中最舒服的点,以及她认为唱歌最舒服的速度、语境量身定制的,粉丝也认为这歌很适合她。


  业内人士表示,其实每个演员都会唱歌,所以最重要的还是要了解演员,了解其声线,而不是随便写一首歌,那很难有很好的作品。如果遇到歌曲都创作完毕,演员突然想唱的情况,很多时候演员也会知难而退,“如果我们没有给他们量身打造,那他的音区、技巧很可能就驾驭不了歌曲。他唱不好,自然也就放弃了。”


  3如何录制


  演员不用看谱,“跑调”当场改旋律


  据张为为表示,靳东在录制《温暖》的时候,只花了半天时间就顺利录好了歌曲,“其实还是挺快、挺顺利的。”但其实演员录歌的过程,也与专业歌手有些区别。某音乐制作人透露,他通常是先把量身打造的歌写好,然后找一个和演员音色非常相似的demo歌手来录制小样,再发给演员去学习,“我们不用给他们谱子,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快。因为他们在学校有声乐课,每天也都在塑造不一样的人物,所以他们学习唱法学得很快,不会比专业歌手差很多。除非这个人完全没有音乐天赋。”


  对于歌曲的音准,制作人们均表示,他们不会对演员过分苛求,“毕竟不是专业出身,我们更注重的是他们对歌曲的理解。”有时候在录制现场,演员难免会有一两句,唱的与原歌旋律不太一样。音乐制作人会在现场临时判断,是否“错误”的处理更适合他们,甚至偶尔也会在现场改旋律。


  谭旋也表示,他会在录制全程评估和考量演员的音域、风格,以及对歌曲的驾驭程度,“如果现场发现有些人唱不了太高或太低的音,我都会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调整,甚至有时候会临时改旋律,为的都是让演员更好地驾驭自己的声音去演绎作品。”


  优势


  带着角色情绪配唱,利于宣传推广


  早年间,当时电视剧《宫》并未火爆到“万人空巷”,但主演*演唱的《爱的供养》却红遍大江南北,随后《宫》的收视率也开始持续走高。无独有偶,早在《恋爱先生》未播出时,靳东就在开播盛典上提前演唱了《温暖》,当晚该曲就登上热搜,为剧的开播成功造势。


  张为为坦言,演员唱主题曲对剧的推广作用非常大,“单从歌曲看,《温暖》就非常适合冬日来听;《欢喜》中靳东和小野丽莎的合作也非常有看点。所以可能一开始很多人并没有
  而主演对角色的深入理解,也令主题曲与剧情、人物更贴合。谭旋表示,很多演员在杀青之后都很难从角色中走出来,“这时候乘胜追击,让他们来演唱主题曲或者角色主题曲,虽然技巧会比专业歌手稍逊色一些,但我们可以听到他们与角色是合二为一的。”


  短板


  唱古装剧“气”不足,比不过专业歌手


  虽然演员唱主题曲能够为剧带来“1+1>2”的效果,但并非所有电视剧都适合这个模式,比如古装剧。虽然早年《宫锁珠帘》《步步惊心》的配曲都曾采用演员,但大部分古装剧仍是邀请专业歌手来唱,即便知名度低。例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大热主题曲《凉凉》并未选择拥有唱歌经验的赵又廷和*演唱。


  “我认为还是要看戏合适不合适。”在张为为看来,都市情感剧就特别合适演员来唱,“因为现代剧很容易找到适合演员的曲风,观众也很容易在演员的感情线剧情中代入他们的歌曲。”反言之,古装剧主题曲则更适合由歌手来唱,“因为古装剧大多会有一些厚重的历史背景,即便是架空的戏也有一个宏大的世界观。所以主题曲的格局和力量必须巨大,不能轻易朗朗上口,演员驾驭起来比较难。”


  业内人士称古装戏对歌手要求比较高,需要更多仙气,气息也需要更足,可能演员就不是很合适了。但都市剧本身就是在讲述离观众最近的事,演员只需要用一个诉说式的唱法就OK了。


  


  录歌睡着“很昂贵”


  有一次谭旋碰到一个演员录音,为了找感觉,他喝了些酒。可能因为平时拍戏太累,又是在拍戏的空当被公司安排来录歌,所以喝了两杯之后直接倒头在录音室沙发上睡着了,为了让他休息一会,其他人便没有叫他起来,就这样静静地睡了三小时。但录音室老板照样收着不菲的录音棚费,多么昂贵的一觉啊!


  制作人遥控录歌


  有一次两位主演在录歌时都在拍别的戏,所以录歌的地点一位在北京,一位在上海。音乐制作人不能到现场,就通过电话会议的方式跟录音师保持沟通。他们(演员)第一次见音乐制作人还有点紧张和担心,所以干脆让他们先录制,音乐制作人再听,这样他们更从容。


  *《爱的供养》录两遍


  这首歌一共录了两次,第一次*感冒,嗓子有些发炎和咳嗽,但她还是坚持录了两个小时,就当是练习和磨合了。第二次是等她感冒好了又录了一次,这次才是一气呵成的。


  张碧晨、*点了一桌子菜


  《楚乔传》歌曲的录制,很顺利。当天是张碧晨和*一起录的歌,俩姑娘都是很瘦很瘦,饿了一天,录音之前谭旋让她们点餐先吃点再录,然后俩人点了满满一桌子菜开吃起来。录音过程中,张碧晨不断指导*唱歌,还经常给*做示范,俩人感情看起来很好。她们那天就像是网友第一次见面,之前俩人好像还没见过。


  知识点


  同一首歌有演员歌手“双版本”


  虽然演员配唱的情况越来越多,但就流传度来看,专业歌手的作品后续传播度更高,发酵能力并不局限于剧播周期内。例如《步步惊心》中严艺丹演唱的《三寸天堂》,后续发酵热度远比当时红极一时的*演唱的插曲《等你的季节》更好。


  谭旋表示,影视主题曲的后续传播度,首先与演唱者本人的音色有很大关系。“人脑对旋律的记忆度,对于演唱者的音色,都非常敏感。对于一个熟悉的演唱者的声音,大家一听就马上知道是谁唱的,因此演唱者有辨识度的嗓音是一个优势。如果再加上很好的粉丝流量和知名度,那么歌曲一定会在影视剧播完后还能继续被传播。但反之亦然。”


  某些音乐制作人则会在制作时合理建议配比,例如5首歌曲,他们会建议留2-3首给专业歌手演唱。“因为演员有演员的专业,歌手也是另一个专业。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演员更多还是为剧宣传而演唱。”


  还有一些电影主题曲采用一种两全其美的方法。例如《夏洛特烦恼》中,*、*分别唱了主题曲《一次就好》,但在发行的时候,片方还是找了杨宗纬来唱,这首歌至今传唱,像《羞羞的铁拳》中《虽然前途未卜,我愿陪你吃土》这首歌,在片中是金志文演唱的。但在宣传期间,片方也让*和艾伦合唱了这首歌。电影人气高,粉丝和和观众都很喜欢他们的版本。但随后流传下的发行版本还是金志文的。


  采写/新京报记者张赫杨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