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现代商场中经常有促销活动,那么古人是如何 [复制链接]

1#

商业文化是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如今中,销售成为了商业文化关键的一环,促销手段的合理在产品销售中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商品质量本身,成为商业活动中最考验创造力和执行力的环节。

各种各样的网红带货,特定商业烙印等销售手段层出不穷,变着法子考验着百姓的钱包。然而这些销售手段,在商人地位偏低的古代早就出现了,吸引眼球的广告销售和名人捆绑的效应销售,先尝后买甚至刷脸刷码的信用销售,从汉末开始便充斥在古代商业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它充分的体现了华夏民族不亚于犹太民族的经商种族天赋,其中一些构思巧妙的销售手段,以今天成熟发达的商业头脑去考量,也仍然具有巨大的借鉴作用。

一.以人为主要衬托手段的销售模式

1.女性在促销中难以动摇的地位

车模,腿模,手模等各种各样以女性为主的模特主导的产品销售,是销售永不过时的环节,赏心悦目的示范给潜在的顾客这样的心理暗示,使用了商家的商品也可以拥有不亚于那些模特的颜值和惊人的魅力。

古代的化妆品专卖,胭脂水粉店就乐于聘用一些肤色白皙,皮肤细腻的店员,她们甚至有义务用自己的肌肤向买家展示化妆品的效果,各种浓淡不一的红粉,金粉,衬托着少女的娇羞和掩饰不住的自傲,让无数达官贵人的家眷们趋之若鹜。

丝绸用品商店也是同样的道理,我国作为全世界最主要的丝绸产地,一个身材修长的女子在衣料品质,格调上的塑造是必须的,丝绸店外江南烟雨中站立的淡雅的少女或青葱,或鹅*的鲜丽造型,让潜在的女性顾客们欣赏的同时迸发出强烈的购买欲望。

抛去女性做为模特存在的价值,单纯的美丽的老板和老板娘,在任何行业的商业活动中都拥有巨大的吸引力,猪肉西施,豆腐西施,诸如此类的存在在男权主义至上又保守的古代社会,成为了鲜亮的活字招牌。吸引了无数或者豪放,或者羞涩的市井之徒和文人雅士,客观上起到了促销的作用。

2.大有名堂的名人销售

当今社会,名人的一言一行,被无数人所瞩目,古代社会虽然传媒不发达,咨询手段单一,但相较于现今,追星的热度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马云吃了都说好的冰糕,王健林喜欢喝上两碗的豆腐脑,那门槛估计迟早要被食客们踩断。

古代伯乐去看马,可是被马贩子专门低三下四的央求的,走到指定好的良马旁,哪怕什么话也不说,就是蹲在那里端详一番,这马的价格瞬间能翻上数倍,李广经常光顾的弓箭作坊,乾隆下江南爱吃的馆子,在崇拜名人兼讲究沾染官气,王气的古代,名人销售的效果比今天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东晋谢安更是在淝水之战大破前秦后雅兴大发,当街在扇面上作画,魏晋士人大都狂放不羁,不拘小节,谢安此举将庙堂之上重臣的喜悦寄托在扇面之上,与金陵的市井之徒共享破敌快乐,据说当时男女老少,人人以手持一把蒲扇为贵,让商家赚的盆满钵满。

二.各种切合实际的商业手段

1.媲美现今商家的各类打折模式

古代的集市,什么日子卖什么,什么节气卖什么,什么地域卖什么,那是极为专业的,很多商人迟上那么一两日,可能就错过了一年中唯一开放的集期,从而蒙受巨大的商业损失。

北方的马市和南方的茶叶市场尤其如此,端午节前卖糯米,中元节前卖*纸,类似现在各类商家板块,专业的日子,由于大量商家一起出货,价格往往还有很大的折扣,就类似现在双十一,七夕等商业活动日了。

像现在的一些二手市场,古代叫穷汉市,听名字也就这个市场的卖点在于他的经济性了,让人有捡漏欲望的,商品来源不那么正规的黑市,*市,在历朝历代都是屡禁不止的。

2.先尝后买和信用喝酒

有时候不得不佩服古人的勇气,在身份信息完全是一抹黑的古代,饮食业的老板们就开始了先尝后买的销售手段了。客人坐下来,不问价格,就是一碗热腾腾的面条,几盘时令果品,老板只是对你笑笑,客人也不问价格,一种互相信赖的气氛被瞬间营造了出来。

吃完后食客付出几个铜钱,几角银子,食肆老板忙起来了,未必有闲心盯着每一个食客,但是抵赖骗吃的情形是很少的,除了实在没下限的无赖,破落户,古人的道德标准还是蛮过线的,先尝后买那种信任感,让回头客大大的增加了。

酒馆是古代最普遍的娱乐场所了,消愁解忧的酒水,更是文人墨客们不可或缺的刚需,手头紧了点的诗人,俸禄晚了些的墨客,没关系的,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信用奢酒,或者李白的狐皮大衣什么的尽管抵押,一醉解千愁,老板说不得还要出来陪诗人们唠上几句嗑,感怀一下时事,感情也建立了,钱也赚了,大环境下,一匹马,几件袄子,很少还有人能够赎回了,全都换了酒水。

3.薄利多销的大批量销售原则

批发商的强大,古代人早就心知肚明,走量才是销售的正途,秦人的贪三廉五理论到现在也是无数促销活动此起彼伏最根本的原因。

而历朝历代的行商最高的商业成就,也是垄断某处大城的某项大宗商品的经营所有权,最早的人生赢家范蠡抱得西施美人归,泛舟西湖,就是有强大的商业天赋为依托,陶朱公对货物的供求关系看得极其清楚,数百年来,无论外皮如何变换,商业的本质就是贵出如粪土那一套,沙漠卖水,河边卖碳,买卖之妙,存乎一心。

宋代被*府管控的关扑,将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烙上了*博的印记,做什么都能获得*博的快感。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公民骨子里都是有*性的,吃顿饭抽个对折的红利,买块布来个凑足十匹送一匹的活动,商家的生意自然好的一塌糊涂。

三.商业销售定式的塑造

1.着力打造极具影响力的销售模式

最成功的商业销售是什么,想起烤鸭就是全聚德,提起5G就是华为,以前想起手机就是诺基亚,苹果。

这种甚至可以理解为现象级的营销,在古代就有端倪了。听到货郎的鼓声就意味着油盐酱醋,看到高高竖起的一个酒字,口里就淡出鸟来,甚至听到一曲词牌就想起艳曲里的某个妹妹,东京城的某个好去处,各种各样的商品概念也烙印在古代人的脑袋里。虾,苏东坡和猪肉赋,古代的销售寄情于文化中,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影响着顾客们。

2.纸质广告和对联广告

纸张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承载着商品销售的重任,济南刘家针铺一千年前就用白兔捣药图征服了无数家庭妇女的心,纸质广告上简洁的商品介绍,批发兼零售,买的多还有折扣,和现代商业的营销模式已经相差无几了。

明清更是将对联广告发挥到了极致,澡堂的“到此皆洁己之士,相对乃忘形之交。”酒楼的“世间无此酒,天下有名楼。”都栩栩如生的将行业特点,商品卖点,半俗半雅的展现在客户的面前,别有一番时代的。

四、结语:

古人的促销手段,从方法到门类,从功用到技巧,比起商业文化气息浓厚的现代,根本是不遑多让。饥饿销售,名人销售,甚至现在看来都出格的博彩销售都有所涉及。从商品的地域性到文化性再到社会性,古人挖掘了每一个商品的潜在特点,在此基础上安排合理的销售计划,让物资生活相比现在匮乏的古代,民众也每天生活在商品选择的诱惑中。

大道至简,古人早已看透了商业活动的真谛,商品价值的多寡和供求关系的联系才是衡量商品商业价值的依据,只要将商业活动和文化现象结合起来,在时代的认知内便有最大的可能做好。

在战乱频发,整个商业阶层被儒家定义的不入流的古代社会,商人们将销售文化发挥的淋漓尽致,在满足社会各阶层对商品需求的情况下,也极大的丰富了各阶层的物质生活和精神娱乐生活。

这些事实也证明,打折,特殊销售日,捆绑销售,批发销售等促销手段,都是古人已玩腻的东西,也可以证明,中华民族是善于经商的民族,这种特质融合了固有的勤奋,成为我国现今发展为世界上最重要贸易力量之一的原因。

参考资料:

《中国商业文化》

《资治通鉴》

《水浒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