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胭脂传奇西安交大校园里的胭脂坡 [复制链接]

1#
北京那家医院治白癜风最好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31123/n6joqrf.html
我国著名学府西安交通大学校园内、钱学森图书馆主楼后面有一座绿树掩映、曲径通幽的小山坡,初临此地的人往往好奇于它颇为娇艳的名字——胭脂坡的来历。此地为唐代胭脂坡遗迹。胭脂坡位于唐长安城春明门之内,唐兴庆宫遗址南面,唐常乐坊内。年交通大学西迁,在唐兴庆宫遗址南面选定了校址,在校档案馆保存的一张校址工程地形图上可以看到:在交大校园内有一条土梁斜穿,东西长约米、南北宽约米、海拔高度为米的小塬高坡地。经历史学家考证,这一土坡古称“胭脂坡”。提起胭脂坡这一地名的由来,不能不说说胭脂在我国的历史。胭脂,是旧时妇女喜好的化妆品,关于它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曰始于商纣说,据《二仪录》记载:“燕支起自纣,以红兰花汁凝脂,以为桃花妆,燕国所出,故曰燕脂”;第二种说法认为它得名于西北匈奴地区的胭脂山。胭脂山原名焉支山、燕支山,在古匈奴境内,燕支山遍生燕支花,这种花蕊呈紫红色,匈奴人嫁女儿时常采其花蕊榨汁,凝结为赤脂后可作为女子化妆品搽在面部与口唇部,十分好看。传说胭脂进入中原可追溯到张骞出使西域之时,他东归后将胭脂带回了长安献给了汉武帝,武帝随后将它赏赐给了自己的宠妃和美人。为了讨得汉武帝的欢心,后宫佳丽争相以胭脂敷面,争奇斗艳,之后民间女子也纷纷效仿,长安城女子纷纷以“燕支涂颊、上连双眉”为时尚。汉语中的“阏氏”“燕支”“焉支”胭脂”等词在匈奴语中同音同义。《五代诗话·稗史汇编》记载:“北方有焉支山,上多红蓝草,北人取其花朵染绯,取其英鲜者作胭脂,妇人粧时用此颜色,殊鲜明可爱。”唐朝张泌在《妆楼记》中说,“燕支,染粉为妇人色,故匈奴名妻‘阏氏’,名可爱如燕支也。”因“燕支花”鲜艳好看,匈奴人用美丽的胭脂花来称呼皇后,后来元人把爱妻也称之为“阏氏”,如元代文学家马致远在杂剧《汉宫秋》第二折中感叹:“世间那有如此女人,若得他做閼氏,我愿足矣。”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年),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将兵出击匈奴,大军所向披靡,横行阴山,大败匈奴军,夺取了水草丰美的焉支山和祁连山。匈奴人在《匈奴歌》中悲伤地唱道:“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歌中以失去焉支山和焉支草、妇女搽不上胭脂面容将失去红润等歌辞表达其失去家园河山的悲痛之情。唐代诗人李白在《塞上曲》中也提及这一历史典故:“大汉无中策,匈奴犯渭桥。五原秋草绿,胡马一何骄。命将征西极,横行阴山侧。燕支落汉家,妇女无华色。”正因为匈奴失去了盛产焉支草的焉支山,以至匈奴妇女“无颜色。”唐朝时,长安城女子尤爱浓艳的红妆,以胭脂做红妆风靡一时。而胭脂坡在唐长安也非常有名,是歌楼酒肆林立之地,歌女们每天都要用胭脂化妆打扮,在表演后都会洗脸,使这里遍地胭脂粉,胭脂坡因此得名。苏轼《百步洪二首》中曾云:“不似长安闾里侠,貂裘夜走胭脂坡”,程善之《古意》诗云:“燕支坡上夜灯出,不知买醉谁家楼”,这里的“燕支坡”就是胭脂坡,这两首诗都是在描绘唐长安城胭脂坡曾经的热闹繁华景象。胭脂在当时不仅流行于市井歌坊,也广受宫廷女子的喜爱,白居易《后宫词》:“三千宫女胭脂面,几个春来无泪痕!”这里白居易就是在用“胭脂面”来指代“佳丽”,表达出对众多宫女每日精心妆扮却被君王无视寂寞终老的凄惨命运的深深同情。胭脂坡位于兴庆宫南面,蛤蟆陵的西面。元代骆天骧的《类编长安志》卷八记载:“兴庆池南胭脂坡大道东有虾蟆陵。”《长安志》卷九记述:“(常乐)坊内街之东有大冢,亦呼为虾蟆陵。”吕大防的《唐长安城图碑刻》中也称虾蟆陵在胭脂坡。谢良辅的《忆长安》中有“取酒虾蟆陵下,家家守岁传卮”,皎然的《长安少年行》中也有“翠楼春酒虾蟆陵,长安少年皆共矜”。“虾蟆陵”本名为“下马陵”因大儒董仲舒的墓在此,百官路过此处营下马,亦称“下马陵”,陕西方言转音为“虾蟆陵”。北宋著名历史学家宋敏求在《长安志》中记载:“坊(常乐坊)内街之东有大冢,俗误以为董仲舒墓,亦呼为虾蟆陵。”白居易《琵琶行》中写到的“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位令大诗人为之动容的琵琶女,就是来自长安城胭脂坡上的虾蟆陵。文/新芳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