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微信群 http://cgia.cn/news/chanye/1663488.html在当今社会,很多女性都会模仿明星和时尚达人来化妆和穿着。而汉唐时期的女子同样热衷于让自己变得更美。那么,在繁华的长安城里,能够引领女性妆容新风尚的人都是谁呢?她们又喜欢怎样的妆面与服饰?
00:50
公元前年,也就是西汉建元二年,为了联合西域的大月氏一起抗击匈奴,汉武帝派出一支使团前往西域,为首的人就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外交家张骞。
当时西域局势复杂,张骞历经了十三年才得以重回长安。虽然他此行并没能说服大月氏与西汉结盟,却正式打通了中西交流的交通要道,这就是闻名后世的丝绸之路。
张骞一生两次出使西域,带回来葡萄、核桃、石榴等许多西域物产。其中,有一种红花蓝叶的植物几乎完全改变了中国女子的日常生活,这就是“燕支”。
燕支花产自匈奴境内的焉支山,匈奴女子喜欢用它的提取物来敷面,敷面之后,女子的脸庞会显得格外娇艳,这就是胭脂的前身。张骞重回故国之时,将燕支花带回了长安,献给了汉武帝。汉武帝随后将它赏赐给了自己的宠妃和美人。为了讨得汉武帝的欢心,后宫佳丽争相以燕支敷面,争奇斗艳。民间女子也纷纷效仿。燕支就这样从匈奴传到了长安,从此开启了中国女子的彩妆时代。
在汉代,有不少贵族女子都曾引领过女性妆容新风尚,但最为著名的恐怕要数汉成帝的后妃赵氏姐妹。
姐姐赵飞燕身轻如燕,舞姿曼妙,将汉代女子“以瘦为美”的审美推向了极致。而妹妹赵合德为了吸引皇帝的注意,创造出了慵来妆。据说,赵合德每次沐浴过后,都会在脸上敷白色妆粉,脸颊抹上燕支,画上细长的远山眉。这种娇艳的妆容配上蓬松蜷曲的头发,尽显慵懒之美,因此不仅得到了汉成帝的青睐,也让皇宫内外的女子争相效仿。
两千多年过去了,今天的人们只能从故事里去想象赵氏姐妹的身姿和妆容,但以汉代女俑为代表的出土文物上却为我们展现了当时女子的审美。
从这些彩绘跽坐女俑中,我们可以看到,汉代女子多穿曲裾深衣,露出层层衣领,头发多在头后或背后挽髻,简单大方。而从这两件包着头巾的女立俑中,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当时人的审美,女俑面容秀丽,身材修长,体态轻盈,体现了当时以瘦为美的审美品味,而宽大裙摆则营造出轻盈飘逸的美感。
如果说汉代只是中国女子彩妆时代的开始,那么在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之后,到了唐代,中国女子的妆容变得更加精致,服饰也更为多元化。那么,唐代的女子为了追求美,又做了哪些努力?那时候,引领长安城时尚潮流的人又是谁呢?
唐朝时,长安城的女子使用的是以燕支花为原料制成的膏状胭脂。她们将胭脂、铅粉等化妆用品放在精巧的小盒子里方便取用。这些胭脂盒和粉盒由金、银、玉、瓷等各种材质制成,造型多样,纹饰精美,工艺精湛,这件花瓣形金胭脂盒和这两件鎏金云头形银粉盒就是其中的代表。
△花瓣形金胭脂盒
△鎏金云头形银粉盒
△鎏金云头形银粉盒
好的胭脂盒和粉盒造价高昂,好的胭脂等化妆品同样花费不菲。据说,唐玄宗每年赏给杨贵妃和她姐妹的脂粉钱就超过了一百万两白银。而和汉代的赵氏姐妹一样,唐代的杨氏姐妹同样是长安城里时尚的引领者。
比如,杨贵妃喜欢红妆,她不但把胭脂涂满脸颊、眼睑,甚至还会涂满耳朵。相传杨贵妃最初进宫时,曾与父母挥泪告别,当时正值寒冬,她的眼泪掉下来,竟然瞬间结成了红冰。而到了盛夏,体态丰满的杨贵妃不耐炎热,频频用手帕去擦汗,汗水竟然把手帕都染红了。连眼泪和汗水都成了红色,可见杨贵妃涂抹的胭脂之多。
在唐代,像杨贵妃一样偏爱红妆的女子非常多,许多唐代女俑和壁画都体现了这一点。比如,西安博物院收藏的这几件彩绘仕女俑就非常典型,她们的整个脸颊、眼睑都涂满了胭脂。
而陕西历史博物馆中收藏的这幅红衣男装仕女图壁画则说明,即使唐代女子身穿男装,脸上依然要抹胭脂。当然,抹胭脂并不是唐朝女子出门前唯一要干的事儿,她们的妆容其实很复杂。
除了化面妆,唐朝女子还会梳不同的发髻,并且插上各种发簪、发钗和发饰。而从唐代女俑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女子的发型各式各样,有的发髻高耸,有的发髻偏向一边,有的发髻从后往前挽,有的梳成双髻垂在耳边,种类多达几十种。有意思的是,在唐代,假发同样很盛行。
当然,想要美美地出门游玩,除了精致的妆容和发型之外,华丽的服饰更是必不可少。唐代女子一般上身穿着长度到腰间的短襦或短衫,下身穿裙摆及地的长裙,半臂披帛,脚穿丝履。其中,红色长裙在长安城里最流行,由于它像怒放的石榴花,因此被称为“石榴裙”,一代女皇武则天就曾经写下“开箱验取石榴裙”的诗句。而后世用石榴裙来比喻美色,正是源于此。
唐朝女子的裙子不仅颜色多样,还有不同的装饰。在裙摆之间,有人绣花,有人印花,有人画画,还有的人甚至会缝上珠宝等贵重饰品。陕西历史博物馆中收藏的这件三彩梳妆女坐俑就展示了唐朝女子华美的服饰。她的上衣和长裙缀满了花朵,极为精美。
襦裙再华美,也属于唐朝女子的常见服饰。而在当时的长安城里,还流行过很多在其他朝代非常罕见的服饰。它们当中,有的确实是奇装异服,有的却体现了唐朝女子的自信。
据史料记载,唐中宗的女儿安乐公主曾经命人用各种鸟类的羽毛织成了一条百鸟裙。在不同的光线下,裙子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栩栩如生。在唐朝,宫廷女子是时尚的风向标,因此安乐公主穿着百鸟裙一出现,就引起了城中女子的争相效仿,以至于山中的鸟儿都快绝迹了。
当然,百鸟裙再漂亮,可它既奢侈,又不实用,相比之下,唐朝女子更喜欢穿男装和胡服出行。
有一次,唐高宗举办宴会,他的女儿太平公主就穿着一身男装参加了宴会。唐高宗和皇后武则天只是笑着说:“女子不能当武官,你为什么穿成这样?”但他们并没有训斥太平公主,可见这在唐朝不足为奇。
今天,我们仍然能从唐代的女俑和壁画上看到许多女子身穿男装和胡服的形象。它们见证的正是唐朝女子最为自信的姿态。
敬请收看
周一至周五18:45
CCTV4《国宝档案》
(亚洲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