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姿淑态弄春晴,梅借风流柳借轻;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成。”——刘子翬《海棠花》海棠花艳美高雅、花姿潇洒足以让人一见倾心。初次见海棠是野外实习在缙云山上的时候。那时它在我的心里仅仅是一种植物,老师对我们进行考核的考试内容罢了,虽美但不刻入我心尖。后来,一次偶然机会,近现代史的调研题目选择了周总理,才让我了解到周总理的生活、伟人、个性以及他对海棠花的喜爱。周总理对海棠花的喜爱,因他的忙碌而弥加珍贵。每日穿过西花厅,海棠花都默默看着他,他不抬头看它们,一次次赶赴会议,它们却对他满是担心与敬仰。一年又一年,经过严寒,历过冬雪,它们轮换着值班,不敢松懈,生怕哪天他抬头了,却没有看见它们而失望。就这样,彼此鼓励,彼此支撑,在西花厅撑过了几十年。其实,如果细看总理的生活,就会发现,总理喜欢它们,却真的很少给它们“脸色”看,有的也是邓妈妈提醒后,暂停下忙碌的步伐,小看一会儿它们,但他的脸上仍旧是初心似的满足。我曾想揣测周总理喜爱海棠花的原因,或是花的飒爽英姿令他喜爱,或是花的傲寒品格令他佩服,亦或是花的陪伴令他感动,又或者是他与邓妈妈相伴革命道路上的某种见证吧。海棠花的花语有苦恋、思乡之意,所以,也可能是寄托了总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至于苦恋,我其实很不愿意用于形容周总理与邓妈妈的爱情。从我们旁人的角度来看,可能会埋怨周总理对邓妈妈不够关心,心里只有工作,只有人民,邓妈妈想和他说句话都只能通过电话筒简单地传达,还不能占用太多时间,总之,会觉得他是一个好总理,却不是一个称职的丈夫,甚至希望邓妈妈能够歇斯底里地埋怨一通周总理。实则不然,邓妈妈十分理解周总理,更是打心底深爱总理。她知道他不是她一个人的,而是国家的,是中国人民的,他们是夫妻,可他们更是党组织的同志,群众利益高于一切,所以她什么都明白,也就将这份感情深埋心底,她就像那些海棠花,同样做着陪伴不打扰的工作。偶尔,打个电话说一两句,偶尔叫停他匆忙的背影陪自己看会儿海棠花,偶尔踮脚帮他理一下衣领……平淡而真挚,是海棠花见证地他们的爱情!永远记得在海棠树下拍的银婚照,继而是五十年、五十一年纪念日等。周总理躺在病榻上,对着泪眼的邓妈妈说:“小超,我没能带你回老家,我食言了。我们一生都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但就我们俩,还是希望有来生。我欠你的太多了。”周总理欠邓妈妈的真的太多了。如果有来生,我希望还做西花厅的海棠花,以我之眼,见证他们矢志不渝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