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工作总结,首先我们要弄清楚工作总结与述职报告的区别,很多朋友在写作的时候往往会出现模糊不清的情况。
一、概念不同
述职报告是各类公职人员向所在单位的组织、人事部门、上级机关和职工群众,如实陈述本人在一定时期内履行岗位职责情况的一种事务文书。所谓述职是陈述职守,报告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而不涉及与本职无关的事。
个人总结则是个人对做过的某一阶段的工作进行系统的回顾、分析,从中找出收获、经验教训及带有规律性的认识一种事务文书。
二、目的不同
述职报告是群众评议组织、人事部门考核述职干部的重要文字依据,不仅有利于述职者进一步明确职责,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高素质、改进工作,还有利于增强民主监督的良好风气。
个人工作总结则是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借以指导今后的工作,同时,也有利助于针对性地克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
三、回答的问题不同
两者在具体写作中,文中具体要回答的问题也有所不同。
个人工作总结是对一项或一段时间里工作给予的归纳,主要回答的是做了哪些工作,有哪些成绩,取得了哪些经验,存在哪些不足,要吸取什么教训,今后有哪些打算等问题。
述职报告要回答的是有什么职责,履行职责如何,是如何履行职责的,称职与否等问题。即要表述履行职责的结果,展示履行职责的过程,又要介绍履行职责的出发点和思路,还要申述处理问题的依据和理由。
除上文涉及的三点理论方面区别以外,在实际写作操作过程中,还有以下三方面的不同,即两者写作的侧重点不同、结束语不同以及表达方式的不同。
一、写作的侧重点不同
个人工作总结一般以归纳工作事实、汇总工作成果为主。重点在于阐述主要工作、取得的成绩都可以归纳在总结之中。而述职报告则必须以报告履行职责情况、报告德才业绩为主。重点在于展示履行职责的思路、过程和能力,重点和范围有确定性,仅限于职责范围之内,围绕职责这个基点精选材料。职责范围外的概不涉及。
二、结束语不同
应用文的结构一般有固定模式,它崇尚程式化的结构,循规蹈矩而不别出心裁。述职报告与个人工作总结在结构上大致相同,只就是在结尾部分有所区别。述职报告结束时一般在指出存在的问题后,阐述自己的态度,欢迎大家对自己的述职报告进行评议。常用“以上报告请批评指正”、“述职至此,谢谢大家”、“专此报告,请审阅”等字样。
而工作总结结束时即在指出存在的问题后,还要写上下一步的工作打算、努力方向及解决问题的措施。
三、表达方式不同
总结一般采用叙述的方式,运用叙述语言、语句概括,不展示工作过程,只需归纳结果。述职报告则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运用叙述和议论,还辅助以适当的说明。回顾工作情况,主要用叙述,分析问题,评价成绩时用议论;需要交代某些情况时,用说明。
把握他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才能更好地充分发挥这两种应用实用文体的作用。
工作总结的写作八种角度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总结工作,首先要选取合适的角度。善于选准角度,既是一种技巧,又是写好工作总结的重要因素。笔者根据经验和自己的体会,归纳了总结工作时常用的八种角度,与大家探讨。
1.根据工作职能总结
这是一种最主要的总结角度,常用于年度工作报告,用于对工作进行全面总结。
举个简单的例子。税务部门的主要职能是“执好法、收好税、带好队、服好务”,某税务部门在总结工作时就归纳为“税收收入跃上新台阶;依法治税得到新加强;队伍素质有了新提高;纳税服务有了新改进”等部分,这就是从工作职能出发来总结工作的。
2.根据工作思路总结
如果工作思路与众不同或别有创新,也可以围绕工作思路来总结。
某税务部门抓税收分析工作,先从宏观税负查找可能存在问题的行业,然后再对该行业可能存有疑点的企业进行微观评估,然后进一步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制定制度,形成长效机制。整项工作思路清晰,层层递进,富有启发性。该单位在经验总结时就归纳为“宏观分析定方向;微观分析找问题;健全机制求长效”三部分。一般来说,用这种角度来总结工作,效果好坏主要取决于思路是否清晰、深刻、新颖。
3.根据工作特色总结
这种方法常用于专项工作的经验介绍,对执笔人要求比较高,不仅需要充分掌握材料,而且还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能从大量的资料中挖掘出闪光点来。
笔者刚参加工作时,有位同事承担了撰写本单位思想*治工作总结的任务,但反复修改,几易其稿,还是通不过,十分苦恼。一位从事文字工作多年的办公室领导提醒他,可以先从原始材料中提炼出特点和特色来,然后再围绕这些特点进行总结。
可谓“一语惊醒梦中人”,这位同事听后迅速调整思路,抓住本单位思想*治工作“工作扎实、细致耐心、方式灵活、领导带头”的特点进行总结,归纳为“立足一个实字,增强思想*治工作的针对性;着眼一个细字,增强思想*治工作的感染力;突出一个活字,增强思想*治工作的吸引力;强调一个带字,增强思想*治工作的感召力”等部分。
领导看后十分满意,认为不落俗套,写出了新意,还要求大家作为范文来学习。
4.根据采取的工作措施总结
这也是很常见的方法,主要用于对某方面的工作进行总结。
如某市纪检部门抓“执行力建设”时采取了“统一思想、转变作风、加强督办、素质培训”四大措施,总结时就归纳为“统一思想抓落实;转变作风抓落实;督促检查抓落实;提高能力抓落实”四部分。
又如某市工商局从“教育引导、内外监督、健全制度和严格惩处”等方面抓规范执法工作,总结时就归纳为“创新载体,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内外并重,增强监督的实效性;建章立制,确保机制的长效性;狠抓不懈,提高查处的准确性”。
这是根据工作措施进行总结的典型例子。
5.根据开展工作的时间顺序总结
这种方法一般用于对专项工作进行总结。
如完成某个重点项目后,从“领导重视,精心组织;制定方案,分工负责;加强协调,形成合力;抓好试点,健全方案;狠抓落实,强化执行;总结提高,优化改进”等六方面进行总结。
这个例子所采取的角度就是开展工作的先后顺序。应该说,这种方式能完整描述整项工作的全貌,但缺点是重点不突出,特点不明显,写不好很容易变成流水账,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6.根据“关键词”总结
一些重要会议往往会提出一些新的理念,出现一些热点词。合理利用这些热点词来总结工作,既可以体现时代气息,又可以提升文稿的高度。
有一次,笔者参加市*协的一个会议,市领导在讲话时抓住*协的“协”这一关键字进行总结论述,“第一,所谓相‘协’,首要之义为协商;第二,所谓相‘协’,又有协力之义;第三,所谓相‘协’,又有协和之义;第四,所谓相‘协’,还有协同之义”,讲得富有新意,十分精彩,赢得了满堂喝彩。
如果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