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村里的戏 [复制链接]

1#

??

最近空余时间写作小说《光棍张财库》,我查资料的时候,了解了一下晋东南一带的戏曲历史,颇有感触。

我的老家晋城,没有像南方一样频繁的赶集,取而代之的是赶会。每年每个村都有一个固定的时间赶会,林林总总地囊括了一年四季。这个村是正月十九赶会,那个村是三月三,还有村就是七月初一,还有十月的,十二月的,等等。

赶会季节不同,买卖的东西也不同。春天赶会买卖春夏装,猪娃子,锄头,箩筐等,秋天买卖冬装,火炉子,姜米蛋,麦芽糖等。

然而也有始终不变的,不变的大约只有两样,一样是吃的,肉丸,油条,炒削面,炒饸饹,肠子汤,川汤,饺子汤,豆腐汤,鸡蛋汤,芥末汤,洋洋洒洒地把村里的主干道摆放的满满当当。

另外一样,便是唱戏了。

那时候我们村的戏台,是和村里小学在一个大院子里,村里赶会,小学放假四天,因为要唱四天戏,戏班子晚上住在小学教室里,桌子并在一起,铺上褥子,便是简易的休息地方。唱的品种多数只有三种,上*梆子,上*落子,河南豫剧。偶尔也有河北梆子,但不多。

我们小孩子总是喜欢赶会的,因为可以吃好吃的。水果,油条,川汤,和父母多要求几种,父母总不会一样不答应吧!吃饱了去看戏,看戏不花钱,下午一场,晚上一场。去早了,戏台子下面没有人,全是占位置的板凳。旁边有戏班子人在练嗓子,刷牙漱口吃饭。

我们便爬戏台子旁边的窗户上往里面看,里面有其他唱戏的人正在认真化妆,女人坐在椅子上,头发盘起来,挽在脑后,使用黑色网兜把头发兜住,前面有人给她画眉毛,眼角处眉毛画的长长的,像雨水丰沛年景的柳叶一样长,腮帮上抹了红胭脂,身上穿着宽松的戏内服。突然有化的黑白脸的男将从窗户里有过,看了我们一眼,吓得我们跳在了地上。

下午的戏开始了,我们小孩子会坐在戏台子上面的边坎的最边上,戏台一边是敲锣打鼓的乐队,一边是拉幕布的工作人员。我那时候最怕看唱戏拖着长长的音,啊啊呀呀拖半分钟,喜欢听节奏明快的四板,更喜欢幕布拉上又拉开,背景大变,非常喜欢士兵们拿着刀枪,在叮叮当当的音乐中在戏台上转圈圈,圈圈转完了,最后出来一个背着五六个像翅膀一样旗帜的大将,威风凛凛,呼呼哈哈,挥着青龙大刀,一刀砍下。

戏要唱整整四天,正好八场。院子门口的墙壁上,每天都新帖一张红纸,上面是毛笔写的黑色大字,预报当天要唱什么戏。《秦香莲告状》,《穆桂英挂帅》,《杨潘讼》,《吴汉杀妻》,《灵堂计》等等。

后来又听说了名角张爱珍,吴国华,郭明娥,老人们一听说张爱珍来唱戏,都知道是好戏,知道村委花了大价钱,说是普通戏一万多,张爱珍一来,就要三万了。我唯一记得有一次看张爱珍唱《秦香莲告状》,唱的真是好,声音非常非常婉转幽柔,即使闭上眼睛,仿佛春风拂面,正正好好,不寒不热,张爱珍唱完了,就坐小汽车离开了,不在乡里过夜。

图为名角张爱珍。

四天很快就过去了,会赶完了,我们回学校复课。有的同学穿了新衣服,有的同学背了新书包,有的同学穿了新鞋子,进了教室,教室里弥漫着一股浓浓的胭脂味,班长说:窗户打开,好难闻。

我不打开窗户,我觉得很好闻。

后来求学,从读高中至今,我再也没有机会去村里的舞台下坐着看戏了,更多的时间花费在学习上,城市里,后来赚钱,娶媳妇,有了孩子。期间品汪曾祺的小篇,读鲁迅的小说,看张国荣电影,坐在湖北剧院,都会多多少少关联到看戏,可是这些和我心目中的看戏却越来越远,飘然杳然,不能满足。只有得空冥想的时候,掏出心内的家底,才恍惚觉得戏曲有那么一些的美好了。

现在,我依然深刻地记得小时候在家里,父亲经常哼哼的那段熟悉的调调,我那时候不知道唱的什么,也没有问过他,长大后网上查询,才知道他唱的是上*梆子《灵堂计》中开头片段,包大人接到百姓张勇的告状,状告洛阳皇族赵王贪图美色,强占民女,派兵放火焚烧司马庄,包拯知道事大,佯装得病到后堂,和包夫人诉说详情的一段戏:

清晨起堂鼓响,

王朝马汉站两厢,

八十岁老公来告状,

状告洛阳贼赵王。

赵王贼太无良,

强抢民女配鸾凰,

赵王贼练就人马广,

放火焚烧司马庄。

张勇扎堆大堂上,

高举大状诉冤枉,

这一状非比寻常状,

黎民百姓告亲王。

(注:《光棍张财库》今天停更一天)

陡陡12月22日于汉口

石阶陡陡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