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槛外芳菲独自翩,秋落眸间,绿裙娇面胭脂色 [复制链接]

1#

《看花回~花下酣眠》

槛外芳菲独自翩。秋落眸间。

绿裙娇面胭脂色,傍晚风、弄影娟娟。

卷帘凝望久,心底生怜。

纤指瑶琴慢慢弹。寂寞如烟。

问君何不清欢共,把闲愁、忘弃一边。

酒香无限好,花下酣眠。

(词林正韵,第七部,柳永体,双调六十八字,上片、下片各六句、四平韵。)

注:

槛外:门下的横木。亦作“门坎”;亦称“门限”。清·顾贞观《谒金门》:“西来爽气冲帘过。映槛外、花千朵。绿天深护好楼居。”

芳菲:本文中指芳香的意思。南朝·宋·谢灵运《江妃赋》“留眄光溢,动袂芳菲。”

翩:本文中是指轻舞飘扬的意思。

独自:本文中指单独;唯独;单单。宋·王安石《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娇面:解释为娇美的容貌。宋·陈师道《卜算子·送梅花与赵使君》词:“梅岭数枝春,疎影斜临水。不借芳华只自香,娇面长如洗。”

胭脂:亦作“臙脂”一种用于化妆和国画的红色颜料。亦泛指鲜艳的红色。本文中指鲜艳的红色。唐·杜甫《曲江对雨》诗:“林花着雨臙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弄影:谓物动使影子也随着摇晃或移动。宋·张先《天仙子》词:“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娟娟:本文中指姿态柔美貌。唐·杜甫《寄韩谏议注》诗:“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

心底:意思是指心里,内心深处。宋·赵友直《己卯岁除夜》:“愁对梅花咏,强将柏叶吞。经年心底事,明日付东君。”

生怜:产生怜爱之情。清·纳兰性德《浣溪沙》词:“*梦不离金屈戍,画图亲展玉鸦叉。生怜瘦减一分花。”

纤指:柔细的手指。多指女子的手。唐·李白《凤笙篇》:“欲叹离声发絳唇,更嗟别调流纤指。”

寂寞:本文中指冷清;孤单。唐·李朝威《柳毅传》:“山家寂寞兮难久留,欲将辞去兮悲绸繆。”

如烟:本文中是形容虚无缥缈的意思。清·苏曼殊《芳草》:“芳草天涯人似梦,碧桃花下月如烟。可怜罗带秋光薄,珍重萧郎解玉钿。”

清欢:清雅恬适之乐。宋·苏轼《浣溪沙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忘弃:抛开、忘掉的意思。晋·傅玄《鸿雁生塞北行》:“灵气一何忧美,万里驰芬芳;常恐物微易歇,一朝见弃忘。”

酒香:酒的香味。唐·刘长卿《过邬三湖上书斋诗》:“何事东南客,忘机一钓竿。酒香开瓮老,湖色对门寒。”

酣眠:酣睡的意思。清·贝青乔《咄咄吟》:“舵楼一觉酣眠起,钓个鲜鱼上酒楼。”

解析:

门外那株月季花的清香在夜空中独自飘扬。秋天的韵味又浓了一些,说也奇怪,小院里种的月季花大多已经凋谢,唯独这株月季花,依然开得非常漂亮,远远看去仿佛便是穿着绿色衣裙,微微昂着红润而美丽面颊的少女,此刻,依偎着清凉的晚风,在月光下,轻轻曼舞,姿态柔美之极。我卷起珠帘,久久地凝望她们,心底生出无限怜爱之情……

面对着如此动人的花儿,心中早已涌出千言万语,可一时间却不知道从何说起,莫如弹上一曲瑶琴,慢慢地诉说我的心意。我要说寂寞如烟,虚无缥缈。问一声可爱的花儿,可不可以和我共清欢?把无端无谓的忧愁抛开、忘掉。你看啊,今夜的月色多么美好,何不把酒言欢,可晓得?酒的香味无限好,饮到微醺的时候,我便枕着月光,伴着酒香,倚着花香,在美丽的花下酣眠……

附: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原玉:

《看花回~玉墄金阶舞舜千》

玉墄金阶舞舜千。朝野多欢。

九衢三市风光丽,正万家、急管繁絃。

凤楼临绮陌,佳气非烟。

雅俗熙熙物态妍。忍负芳年。

笑筵歌席连昏昼,任旗亭、斗酒十千。

赏心何处好,惟有尊前。

对联:

(1)

上联:阶前静望红花久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下联:文友请对下联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2)

上联:文友请对上联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

下联:慢抚瑶琴细细弹、寸寸相思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玲珑非常喜欢,盛情邀请文友们各展风采!

本文系落字玲珑原创,百家号首发,若有转载,须注明作者落字玲珑及出处。文中部分文字与图片来自网络,若有版权问题,请速联系。

#文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