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首席记者曹磊
黑与黄相间的“肤色”,活跃矫健的身姿,一批体态、大小不一的“美人鱼”,成群结队地被放入长江,将在未来数月里茁壮成长,为长江母亲河增添颜值。
11月23日,位于汉口江滩三期的武汉渔政码头上,18.2万尾胭脂鱼由渔政执法队员们放入长江,回归大自然的怀抱。极目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当天一批批被放流入江的胭脂鱼体型不一,主要是体长5至10厘米,最大重约0.5公斤的大规格、优品质品种。
培育18.2万尾胭脂鱼的武汉水产发展公司相关负责人丁运敏介绍,这一批胭脂鱼在放归长江后,预计存活率在98%以上。它们的成长将对长江生态修复,恢复长江胭脂鱼种群数量,促进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武汉渔政介绍,增殖放流进入长江的胭脂鱼幼鱼形体别致,游动姿态优美,而且会随情绪变化改变体色。长大以后的成鱼通体淡红、黄褐或暗褐色,背鳍拱起,类似风帆,整个形态十分惊艳,所以被称为长江“美人鱼”。
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胭脂鱼是长江水系特有物种,是非常古老的鱼类,其祖先可追溯到恐龙时期的中生代,为国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目前,长江中已很难见到胭脂鱼种群。
水生生物是长江生态系统的主体,对净化水域生态环境、维持长江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作用。自年以来,武汉开展人工增殖放流活动90余次,向长江、汉江及天然湖泊投放苗种5.2亿尾,有力保护了长江生态系统。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