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娘道超月嫂,年代题材回暖,台网视 [复制链接]

1#

文丨沐渔

今年的剧集市场由于受到多方调控的影响,呈现出比以往更加显著的阶段性爆发特征:如上半年头部大剧均集中在《谈判官》《美好生活》《归去来》《南方有乔木》《老男孩》等都市生活与言情为主的现实题材;暑期档平台们则纷纷将宝押在了《香蜜沉沉烬如霜》《天盛长歌》《武动乾坤》《延禧攻略》《如懿传》等古装剧身上。

而随着暑期档的结束,古装热也逐渐散去,进入9月以来,《娘道》等年代感颇强的剧集相应开播,随后还有《隐秘而伟大》《南烟斋笔录》《艳势番之新青年》《巨匠》《秋蝉》等蓄势待发,接下来可以说是“年代剧”的天下。

近年已播及待播的部分年代大剧

年代剧的独特韵味儿下,回暖的同时台网差异显著

在国家广电总局颁布的《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管理暂行办法》中,根据年代标准,将电视剧题材分为当代、现代、近代、古代、重大五大类。最早的剧集中并无“年代剧”之称,但随着《上海滩》《金粉世家》《花样年华》《情深深雨濛濛》等特殊历史背景下的作品受到热捧,“年代剧”逐渐成为与时装剧、古装剧相区别的存在,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年代剧”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从清朝晚期到建国初期,国家正处在由旧社会到新社会过渡的强烈转型变革之中,这一历史时期社会动荡,无论是国家大事还是乡野逸闻都极其丰富,同时在思想文化领域也出现了多元共生、交融互渗的格局,这些都为影视作品的戏剧化创作提供了优渥的土壤。

诞生了《闯关东》《大宅门》《人间正道是沧桑》《一代枭雄》《日出》《铁梨花》《大丫鬟》等时代特色鲜明的作品。

但在随后的几年中,由于网生代的逐渐长成,话语权位移,影视作品的受众主体从中年人群转移到了年轻群体,网络文学兴起,市场的天平开始倾向于古装玄幻题材,大IP、大女主、小鲜肉备受推崇,年代剧开始没落,《勇敢的心》《红娘子》《打狗棍》《红高粱》等作品后,市场中关于年代题材的优秀作品寥寥无几。

而在近两年,年代题材的影视作品大有回春之势,《伪装者》《麻雀》《白鹿原》等作品都引发了剧烈的市场反响。如以民国初年山西为背景的《娘道》自9月5日首播以来,热度持续发酵,收视率现已成功破1,超越同时段现实题材的《月嫂先生》揽下CSM省级卫视黄金档冠军。

而年代题材作品的回温,也折射了电视端受众的老龄化,随着近年来电视年轻观众不断流失,主体受众则开始重新回到中年人群。这一点,从年代题材内容台播收视可观,但却网播量寥寥,便可见一斑。据艺恩数据显示年代题材的收视冠军《娘道》截至目前网播量不足2.5亿,相比同期现实题材的收视亚军《月嫂先生》12.4亿的网播量而言,差异悬殊。从《娘道》受众画像来看比例最高的为31-35岁人群,且30岁以上的人群过半,高达53.53%。

年代感强烈的作品极易引发中年人群的共鸣,而年代题材作品台网表现悬殊,间接反应了台网受众的分野,年轻受众不断向网络端聚集,中年群体则对电视这一客厅文化尚保有一定粘性。

老戏骨翻红必备,流量鲜肉转型首选

过去的大多数年代剧中,主要演员们大都初出茅庐或知名度不高,不需要逆天颜值、不需要自带流量、不需要过多演艺经历加持,如揽下《勇敢的心》《红娘子》《打狗棍》三部年代大剧男主的杨志刚在此之前算不上重要咖位,即便是《上海滩》《情深深雨濛濛》《金粉世家》等大剧中的周润发、赵雅芝、赵薇、林心如、陈坤、董洁、刘亦菲等人彼时也都属于国民度不高的事业初期。

而如今回春的年代剧,却要么老戏骨扎堆,要么鲜肉云集。《白鹿原》中的张嘉译、何冰、秦海璐;《伪装者》的胡歌、靳东、王凯;《脱身》的陈坤、万茜;《胭脂》的赵丽颖、陆毅;还有接下来《巨匠》中的杨幂、霍建华;《南烟斋笔录》中的刘亦菲、井柏然、赵立新、刘敏涛等等。

其中出演《白鹿原》中白嘉轩一角的张嘉译,此前虽有许多作品,但都戏红人不红,直到《白鹿原》中张嘉译凭借精湛的演技成为了网友口中“大叔”的最佳人选,随后接演了《我的!体育老师》《急诊科医生》《美好生活》等多部大剧。“前夫哥”雷佳音的走红除了《我的前半生》,其在《和平饭店》中扮演的土匪英雄同样助力不少。

就连陈坤、周迅、周冬雨等电影咖回归电视小荧屏的首选也是年代剧,如周迅当年的《红高粱》,周冬雨的首部电视剧作品《麻雀》,陈坤今年的《脱身》……

除了让老戏骨翻红、电影咖垂怜,年代剧深厚的历史背景,同样是许多青年演员转型的不二选择。以童星出道的杨紫,长大后接演了《老爸回家》《花非花雾非雾》等剧,但却始终不温不火,童星光环严重、演技受到质疑,直到其出演的《战长沙》《大秧歌》等年代题材的作品现世,观众们才对杨紫刮目相看。

此外,还有《麻雀》中饰演卧底的李易峰;《传奇大亨》中饰演电影先驱顾延枚的张翰;《大江大河》中勤学苦干的王凯;《绝密者》中的郑爽以及接下来《艳势番之新青年》中的易烊千玺、黄子韬等人......他们都曾是一呼百应的顶级流量小生,如今在事业转型的压力下,纷纷纵身跃进了年代剧的池子里。

值得注意的是,年代作品在迎来流量小生加盟的同时,偶像包袱也增加了不少,如“伪现实”题材一般,“伪年代”现象日益严重。

伪年代泛滥、网络另辟蹊径,台网多元视角下的价值重构

年代题材作品中大咖云集,在为剧集带来更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