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东阁门,坐西阁床;脱战时袍,著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
——《木兰诗》
南北朝时,战火连天,天下俱裂。数不清的年轻人被迫穿上戎装奔向战场,凶神恶煞的官兵们拿着皇帝的诏书挨家挨户地寻找可以上战场的壮丁,而有些家庭中没有年轻男子,但是皇命难违,年逾六旬的老者背井离乡,却战死沙场的事情比比皆是。
世道无奈,花木兰顾及年老的父亲,决定替父出征,个中艰辛,自不必言说。待到战争终于平息,木兰荣誉归乡。卸下一身戎装后,再次换上少女装束——“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花木兰替父出征的故事也流传开来。
一代孝女花木兰的故事流传至今,令人感慨花木兰替父出征的勇气与决心之大。在*营之中男扮女装想来困难重重,木兰是如何办到的呢?
实际上,在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中,男性以英勇稳重的气质为佳,而女性以温柔妩媚的样貌为佳,因此,女性在梳妆打扮上的讲究很有一番学问。
“花*”的由来
木兰出征归来,作为待字闺中的妙龄少女,第一件事就是依照当时的流行风尚在眉心点上淡*色的花朵装饰,给本就年轻貌美的脸庞更添上一抹温柔妩媚之感。
花*,也被称作花子。它是用彩色的纸片、云母、丝绸、蝉翼、昆虫翅膀等原材料不断研磨后染色,制成能够贴在皮肤上的一种装饰物,常常被贴在面部的额头、酒窝等区域,使人更添一种妩媚灵动之感。
据文献记载,从秦代开始,这种装饰就出现了。但是真正有证可考的起源是在南北朝时期因寿阳公主所起。
传说宋武帝刘裕的女儿寿阳公主生的面容娇美,十分俊俏。世人都为她的美丽所倾倒,她自然更加爱惜自己的美貌。有一天,公主照常与宫女们在花园中游玩,嬉戏玩乐过后,倍感疲惫。于是公主就倚靠在一棵树下,静静睡去。
这一睡不要紧,在公主沉迷美梦的时候,微风吹过,大娇嫩的花瓣从天而落,顿时将一切都掩盖住了。而酣睡在树下的寿阳公主身上,也落满了梅花。等她醒过来,脸上的花瓣簌簌而落,宫女们发现公主的脸上还留下若隐若现的梅花渍,在公主吹弹可破的皮肤上,平添一种说不出的娇美。
此后,寿阳公主每次梳妆,都会在特地在眉心的位置贴上一片梅花,宫女们见到寿阳公主的美貌后,纷纷效仿,但是梅花并非随时都能得到。于是她们就用*色的花粉来代替花瓣,涂抹在眉心。这种装扮方式流传开来,被称为“花*“。
古人的化妆品
除了花*,古人对容貌的美化探索从来没有停止过。从流传至今的陶俑文物就可以看出,在脸蛋上扑上红晕,给女性创造出一种娇羞温婉的气质,也是古人的重要化妆方式——胭脂。
这种审美方式起源于商纣王时代,原来叫做“胭脂“,匈奴人最为喜欢这种装扮方式,甚至将胭脂与国家存亡联系起来,发出过“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的感叹。
无论是在文献资料,还是影视剧中,胭脂都是象征女性暧昧的重要化妆品。时代发展到今天,中国人依然偏爱这种娇羞可爱的女性,胭脂被腮红代替,成为广大女性所不可或缺的化妆品。
除了胭脂、花*,红唇也是女子的重要象征。如今商家为了方便客户使用,制造出了我们熟知的管状口口红,而在古代,大多是用染过色的红纸来使嘴唇沾染上颜色,创造出一种美艳的形象。
传统女子的爱美之心从来没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减弱,甚至妆容也传出华夏,被日本人、朝鲜人所效仿,不断地演化发展。
装扮是身份的象征
俗话说“女为悦己者容”。为了心爱之人装扮自己,在古代封建社会,是年轻女性的特权。
那时,信息不如现代发达,人们主要通过亲眼所见和口耳相传来传递信息,因此,一旦一件事物流行起来,其普及范围和持续时间都是非常宽广的。自从寿阳公主的类似装扮流行开来,几乎当时所有的年轻女性都效仿开来,它真正变成了一种文化符号。人们也用“*花闺女“来形容年轻貌美,品行高尚的女性。
但是古代女性在嫁人之后,身份发生变化,其装扮也不同,因此,“*花闺女“只用来形容未婚女子。
古人对女性贞洁是非常看重的,因此判断一个未婚女子是否道德良好,贞洁就成了第一重要的因素。“*花闺女”的称呼中自然也带有对女孩洁身自好品行的赞美。
可见,古人从不会用单一的标准来评判一件事物,如同在歌咏山水表达的绝不仅仅是对自然风光的喜爱,更是对于自身或者他人高尚品德的崇敬。
现代的“*花闺女”
时代发展到今天,女性的社会地位和男性平等,甚至在一些特殊领域具有男性所达不到的优势,这都是时代进步的表现。而对于年轻女性的要求,也不再刻板而单一。
妆容和服饰穿搭已经成为一个人的文化表达方式,无论是娇小可爱的装扮,还是豪迈飒爽的表象,所展现出来的都是这位女性的精神风貌,而与其性格品行没有关系,也不该进行论断。
现如今年轻女性的装扮可以说是“百花齐放”,走在街上,你将看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装扮方式。互联网将全世界的信息都互通起来,人们的认知范围不断被扩张,审美意识也不断提升,对于“美”的标准,也不再单一。统一的着装和装扮现象已经一去不复返。
正是由于每个人对“美”标准不同,我们更应该发掘最适合自身的装扮方式,而不应该被“时尚流行“所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