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夏天,香港影片发行商江志强进口了一部外国电影,那时,他还是一个无名小辈。
为了扩大宣传,他在忐忑不安又充满期待之下,去问梅艳芳,是否能为他站台。
没想到,当时已贵为“一代天后”的梅艳芳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
年,在梅艳芳去世12年后,出品人江志强开始筹拍电影《梅艳芳》。
在谈及拍摄这部电影的初衷时,他说:“年,梅姐跟我说,她想去拍一部电影回馈给观众的时候,她打动了我,我说好,我一定帮你拍一部能够留得下来的电影。这是我个人对她的承诺。”
18年后,他终于实现了对她的承诺。
●电影《梅艳芳》剧照
“忘不了,终相见。”
音容宛在,就像她从未走远。
年12月30日,在澳门站的演唱会上,陈奕迅手里拿着一张歌单。
在渐渐暗下的舞台,一束光打在了他的身上,他神情落寞,摩挲着纸上的那几行字,继而抬起头,望向台下的人海:
“今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忽然想起一个人,令我想起了一些歌,我希望可以借大家三分钟时间,和我一起回忆,陪我想念这个人。”
随之,他唱起她出道时第一张专辑里的主打歌《心债:》
重重心中痴债
原是欠下你一世
无限无尽爱在我心底
悠悠心中痴意
源源不绝抚慰
只望可补偿一切
明明用尽了努力
明明事事都不计
为什么万般痴心
都等如枉费
……
曲罢,他仰天一吻:“多谢你陪我。”
●陈奕迅
时隔12年,他依然记得梅艳芳在她人生中的最后一场演唱会上,拉着他的手,在全世界面前提携自己:“这是我小弟,你们多照顾。”
彼时,梅艳芳凤冠霞帔,一身华彩照人的礼服,掩盖了她已病入膏肓的憔悴。
那天,她倾尽全力,仿佛要把所有曾经给她带来盛誉的金曲,所有歌迷们喜欢的经典,都一一唱遍。
那是她生命中最后的绝唱。
她用最深情的歌声与所有挚爱的歌迷道别,与她无限留恋的世界告别。
年,在张国荣离开不到9个月,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之际,梅艳芳也羽化而去。
●张国荣与梅艳芳合影
年仅40岁。
而距离那场演唱会,只有45天。
文化评论员胡恩威曾叹惋不已:“无论梅艳芳或张国荣,均属有内涵及实力的艺人,他们的死亡标志着货真价实的艺人渐渐失传,只剩时下流行只靠包装、没有自我的艺人和歌手。”
两大才情绝代的巨星,在盛年之际相继陨落。遗憾的是,像这样极具艺术才能、人格魅力和社会影响力的艺人,在日渐喧嚣的演艺圈里终成孤本。
风流云散,光华已稀,这个世间,再无传奇。
梅艳芳出殡那天,万千歌迷沿途送行,泣者无数。
治丧委员会以《别矣,香港的女儿!》为题刊登讣闻,凤凰卫视、香港无线电视、亚洲卫视、华娱卫视等多家知名电视台更是对现场进行了直播。
●梅艳芳葬礼
如此极尽哀荣,可见香港人是何等热爱梅艳芳:
爱她的百变金曲;爱她的多变形象;爱她行走于泥泞之中,却踏出一条星光大道的独立不屈;爱她的侠骨柔情与乐善好施;爱她身为巨星却像邻家姐姐一样亲和体恤;更爱她借助自己巨星的影响力,向世界传递善意,传递香港人的精神。
年,华东地区发生特大水灾。作为香港极具号召力的公众人物,梅艳芳和谭咏麟一起,成为了人民大会堂为赈灾义演的压轴嘉宾。
●梅艳芳与谭咏麟合影
年,香港回归。
在众多香港艺人纷纷选择移民的情况下,对香港心怀赤诚的梅艳芳,撕掉手中刚刚办好的加拿大绿卡:
“我是中国人,我不会移民,希望中国人要团结一心,这样祖国才能变得更加强大。”
在她人生的词典里,慈善是和音乐、演戏一样重要的事情。
生前,她在加拿大的多伦多成立了“四海一心慈善基金会”,为世界各地的华人社区募集善款,也因此获得了“杰出慈善艺人”的荣誉。
香港人以拥有梅艳芳这样的巨星为荣。时至今日,在当地人的心中,梅艳芳仍然是一个令他们骄傲的名字。
因为无可替代,而成绝无仅有的“唯一”,成为一个时代难以比肩的象征。
即便是多年前的初试莺啼,也能艳压群芳,技惊四座。
18岁那年,梅艳芳参加了香港第一届新秀歌唱比赛,并最终凭借徐小凤的一首《风的季节》拿到了冠*。
●梅艳芳(中)夺冠
当时坐在台下的评委*霑直接打了一百分,其中的一个理由是:“她青春的脸,带着不知哪里来的彪悍。”
那张带着彪悍的青春的脸,显然不是温室培养出来的金枝玉叶,而是在命运的泥潭里,摸爬滚打留下来的痕迹。
有人说,太要强的女人,不易得到疼爱。但她从小开始,就不得不强。自强不息,是她一生命运的底色。
年10月10号,香港旺角的花园街,覃美金诞下了她的第四个孩子——梅艳芳。
●梅艳芳童年照
“如果是个男孩,只能咬咬牙培养成才,如果是个女儿呢,那就跟爱芳一样,快点独立赚钱养家。”
母亲覃美金出生于重男轻女的家庭,自小备受冷落歧视。丈夫因病撒手人寰后,她靠着粤剧训练班和锦霞歌舞团的微博收入,维持着一家五口人的生计。
●梅艳芳一家早年合照
生活的艰辛,让她自强自立,也让她愈加冷酷无情。
她将原生家庭带给她的不公,和生活赋予她的责任,转嫁到了两个女儿的身上。
梅艳芳自小就展现出了非凡的艺术天资,嗓音珠圆玉润,台风大方自然,丝毫没有同龄孩子的畏葸怯弱。
从4岁起,她就和7岁的姐姐,被母亲推上了舞台,献唱于人前。
●梅艳芳和姐姐
“最不喜欢的人生是自己的童年,自己还没有天真过,就一夜之间忽然长大了。”
在母亲自私的规划下,她没有成为孩子的机会,更没有被娇宠的奢望,反而在无忧无虑的年纪里,担起了赚钱养家的重担。
据老一辈香港人回忆:“小时候的梅姐非常瘦小,那时她在戏园里,手提一个大茶壶给客人斟茶,边倒水边问:先生、小姐,要点歌吗?”
就这样,白天上学,晚上唱歌,梅艳芳像被上了发条的机器一样,连轴运转。
●梅艳芳童年照
日复一日的奔波,远超负荷的辛劳,让身体本就羸弱的她经常生病。最严重的一次,因用嗓过度,导致喉头生茧,使得她原本亮晶晶的音色变得喑哑低沉。
小小年纪,就时常出去唱歌,那时,在老师和同学的眼里,她成了一个丝毫不够“本分”的孩子。
作为与众人格格不入的“异类”,她备受排挤与孤立。
好在姐姐梅爱芳十分呵护这个妹妹,她也是梅艳芳晦暗潮湿的童年里,唯一的暖色。
●梅艳芳和姐姐
初一时,梅艳芳退了学,在被发掘之前,她辗转在歌舞厅的灯红酒绿、朝歌夜弦之中。
这样的日子虽苦,但后来她的大红大紫,也离不开自小积累的舞台经验。
在香港第一届新秀唱歌比赛上拿下冠*后,梅艳芳签约了当时的华星唱片公司。
华星因为特别看好梅艳芳,便不遗余力地包装和打造这个天才般的歌手。
那时港台的乐坛,前辈如甄妮、叶丽仪、徐小凤,抑或同一时代的陈慧娴,或激情澎湃,或清丽婉约,尽管风格迥异,但都极具传统的审美特质。
然而梅艳芳因儿时留下的隐疾,导致她的声音偏向中性,这在主流音乐里显然并不讨喜。
甚至有人预言:长相不好,气质沧桑,很难大红。
果然,第一张专辑《心债》惨淡收场。
随即,流言蜚语四散,众口铄金之下,她心生茫然。
但只有为她打造出第一首歌的音乐人黎小田坚信梅艳芳:从新人来讲,再来十年,都不会出一个像她这样好的。
年,华星唱片公司推出了她的第二张专辑——《赤色梅艳芳》。
这张专辑一经推出,立刻在港台乐坛掀起了“梅式”飓风。
她沙哑磁性的声音里带着一点倔强和孤傲,加之大胆前卫的着装,时尚绮艳的妆容,甫一登场就吸引了全场的目光。
这个性感魅惑的形象,让香港乐坛多了一丝狂野,与当时盛行在港台地区的“玉女”形象大相径庭。
来自听觉和视觉上的强大冲击波,让梅艳芳成了当时乐坛上独树一帜,却也是卓然而立的一代新生偶像。
而两年之后的专辑《坏女孩》,仅销售一周,就拿下了八百金,并打破了香港当年唱片的销售记录,成为了香港本地销量最高的唱片之一。
后来的《妖女》、《似火探戈》、《梦姬》等前锋新潮的歌曲,延续着《坏女孩》的风格,她桀骜不驯、激情似火的形象成了乐坛上最耀眼的存在。
年,推出同名唱片《梅艳芳》。这一次,梅艳芳不再以“坏女孩”的形象出现,在伯乐刘培基的包装下,其倜傥不羁的着装风格、低沉成熟的中性音再次惊艳众多歌迷。
自此,“百变天后”华丽登场。
后来,《亲密爱人》、《女人花》、《一生爱你千百回》等金曲相继推出,她也从至年,连续五年蝉联香港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迎女歌星”。
那年,刚刚26岁的梅艳芳,就已成为无与争锋的巨星。
为了回馈歌迷,梅艳芳于-年间,在香港红馆创下了连开28场演唱会的纪录;
年,更是在香港连开三十场个人演唱会,她成了业内有名的“拼命三郎”。
从“梅廿八”到“梅三十”,每一场演唱会,对歌迷来说,都是一场极尽餍足的视听盛宴。
但事业如日中天之时,梅艳芳却在28岁的生日宴上,以为后辈留出更多发展的空间的大格局,宣布退出竟夺音乐奖项。
正是因为她的主动退出,像叶倩文、王菲、郑秀文、陈慧琳等乐坛新秀才有了更多大放异彩的机会。
年,梅艳芳被授予了第21届香港乐坛最高荣誉金针奖。
在此之前,只有徐小凤和邓丽君获此殊荣。梅艳芳是第三位得主,也是金针奖迄今为止最年轻的得主。
她以其独特的个人魅力和风采卓然的舞台风格,为香港乐坛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同时,她在影坛上不俗的表现,也令人刮目相看。
年,梳着温婉的卷发,头戴黑檐帽,一身黑色束腰连衣裙的梅艳芳,出现在张国荣、张曼玉领衔主演的电影《缘分》中。
●电影《缘分》剧照
她饰演的安妮是一位富家女。
从最初的三角恋,到后来的安妮退出。成全,似乎是安妮在《缘分》中的宿命。
成全,后来也成了梅艳芳短暂人生的基调。
初涉影坛,她便凭安妮这个角色拿下了当年金像奖的最佳女配角,可见其演艺上的天分。
但真正成就梅艳芳“影后”地位的,是三年后和张国荣一起主演的《胭脂扣》。
●电影《胭脂扣》截图
几年前,曾有投资方找到导演关锦鹏,希望他能出山,重拍电影《胭脂扣》。
关锦鹏有些怅惘地说:“你把梅艳芳和张国荣找回来再说吧……我不知道该找谁来演十二少和如花。”
有些戏,无法重拍;因为,有些人,已成追忆。
就像电影中痴情的如花和懦弱的十二少一样,最终在阴阳两隔中,无法重来,各自返回自己的世界,才是最终的归宿。
曾经没有败给世俗的爱情,最后却被锁进了那枚定情信物——胭脂扣中。
●电影《胭脂扣》截图
在电影里,如花临走时说,“十二少,谢谢你还记得我,这个胭脂盒我带了五十三年,现在还给你,我不再等了。”
她与他,戏里戏外,皆是至情至性的两个人,不疯魔不成活,遂让《胭脂扣》成了香港爱情影片的经典之作,也将梅艳芳送上了金像奖、金马奖、金龙奖和亚太影展“四料影后”的宝座。
那年,她只有25岁。
后来,《川岛芳子》的错位人生;《何日君再来》中梅伊的爱恨嗔痴;《东方三侠》中东东的肝胆侠义;《半生缘》里顾曼璐的心机狠辣;《钟无艳》里齐宣王的昏庸无能……
●《川岛芳子》电影截图
●《钟无艳》电影截图
亦正亦邪的角色,悲喜交加的人生,都在梅艳芳的演技里得到了充分的诠释。
她也因此多次荣获最佳女主角的殊荣。
在她参演的爱情电影中,像爱而不得的安妮,错付深情的如花,悲情一世的川岛芳子……这些没能被丘比特之箭射中的形象,似乎也是她爱途多蹇的映照。
她振翼而鸣,绕树三匝,却始终没能找到让她最终栖息的枝桠。
年,日本歌手近藤真彦到香港参加演出,两人相识。
●日本歌手近藤真彦
一见钟情的他们随即堕入爱河。
好友刘培基曾在书中记录了近藤真彦对梅艳芳的意义:“毫无疑问,梅艳芳的一生挚爱是近藤真彦。”
●刘培基在采访中谈及梅艳芳情史
在日语歌涌入港台内地的那几年,她将他的《梦绊》改成了《梦伴》,将他的《夕焼けの歌》改编成了后来的《夕阳之歌》。
那时,因两人异地相隔,梅艳芳就时常远渡东洋。
她在日本买了一个小房子,和近藤真彦过起了二人世界:她为他洗手作羹汤,陪他去北海道开演唱会,就像传统贤惠的女子一样,温柔地陪伴在所爱之人身边。
●近藤真彦与梅艳芳合影
刘培基曾感叹深陷爱情中的梅艳芳:“不管多强多骄傲的女人,都跨不过一个‘情’字。”
深情以待,所求的也不过是有他盟誓不负。
但事实证明,所托非人,最终不过是“誓言幻作烟云字,错付千般相思。”
她黯然离开,却一直保留着曾经和近藤真彦一起生活过的居所。后来每次到日本,她都会在那里盘桓数日。
去世前,她最后一次去看他。
年,有媒体拍到近藤真彦前往香港祭奠梅艳芳的场景,他也在镜头前罕见谈起梅艳芳:“至今仍挂念Anita(梅艳芳)”。
●近藤真彦现身梅艳芳葬礼
于梅艳芳而言,“在我的爱情经历中只有体验,没有后悔。我依然相信天长地久,但曾经拥有的,我会感激。”
在电影里,她借人物之口曾说:
“我说我想等一个命中注定之人出现,然后刻骨铭心爱一场,不计得失,不计结果。”
在她后来的爱情故事里,林国斌来过,赵文卓来过。却奈何情深缘浅,最终,她都没有等来一场白首偕老的婚姻。
●梅艳芳与赵文卓合影
那些年,她情路波折,几段感情均只行至半途,但与感情的不顺相比,来自至亲的伤害更令人难以释怀。
在梅艳芳为事业搏命之时,母亲覃美金和哥哥不知收敛的索取,使得她与家人关系紧张多年。
●梅艳芳的母亲覃美金和哥哥
年,梅艳芳向挚友刘培基倾诉:“我好累,不想再做下去。”
那时,她已在娱乐圈打拼八年之久。为了呈现出尽善尽美的一面,她压力甚巨,时常失眠。
而多年形成的不良生活习惯,渐渐地在她身体里埋下了隐患。
内忧与外患的双重胁迫,加重了她的精神负担。
她以为“只有不断开解自己,不要生气,不要烦恼”,就会令自己好过一些。
可是这样的自我疗愈,又何尝不是没有选择的选择呢!
年4月16日,饱受宫颈癌折磨十年之久的姐姐梅爱芳病逝。3年后,她也因同样的疾病香消玉殒。
●梅艳芳(左)与姐姐梅爱芳合影
姐姐的离开,让梅艳芳一度陷入抑郁之中。
年12月6日凌晨,远在泰国的刘培基接到了梅艳芳打来的“我刚收到身体的检查报告,医生说不太好。”
得知这一消息,刘培基立刻飞回香港。
可碍于姐姐去世的阴影,并为了保全一个女人的完整,她拒绝手术,只接受中医的保守治疗。
也许在她的心中,她还想成为人妻,更想成为人母。
年4月1日,张国荣从高空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46岁的生命。
在与哥哥道别时,她泪如雨下:我们同台那么多次,都不彩排,为什么我人生的结局,你要替我彩排?
对梅艳芳而言,张国荣是亲人,是好友,更是知己。他们曾患难与共,更曾惺惺相惜。
他的离开,彻底击垮了本就被病魔缠身的梅艳芳。
生命中最爱的人,都去了另外一个世界。回头望一望此刻的人生,似乎残红无数,狼藉满地。
从那时起,她的身体每况愈下,她似乎再也没有力气和病魔作战了。
仿佛预知到自己已去日无多,在张国荣离开后,她见了很多朋友,并积极筹备20周年金曲演唱会。
医生多次劝她停下手中所有的工作,刘培基也心疼地游说她:“如果太累,演唱会迟点再做吧。”
“一定要做,不然没得做啦!”
在红磡体育馆举行的最后一场演唱会,她先着一袭红衣登场,依然是睥睨天下的女皇气场,但一开口,却是深情忧郁的况味。
遥想曾经开过的数场演唱会,都有姐姐台下陪伴,哥哥在台上助兴,如今,满场的欢呼声里,却再也不见挚爱之影。
全场再掀高潮之际,《夕阳之歌》悲怆响起:
斜阳无限无奈只一息灿烂
随云霞渐散逝去的光彩不复还
迟迟年月难耐这一生的变幻
如浮云聚散缠结这沧桑的倦颜
漫长路骤觉光阴退减
欢欣总短暂未再返
……
《夕阳之歌》是她唱给世界的最后一首歌,也是她和这个世界的作别之曲。
彼时,她已换上了一袭洁白的婚纱,问台下的观众:“我穿婚纱好看吗?”
观众含泪应道:“好看。”
“这婚纱不是第一次穿,但没有一次是属于我自己的,这可能是我一生的遗憾。但你们的爱,已经将这遗憾填补。
我将自己嫁给了你们,嫁给了音乐,嫁给了舞台。”
她一边唱着,一边缓缓地走向告别的天梯。当演唱会的大门徐徐关上时,她转身挥手:拜拜。
以前,她都会祝大家“晚安”。
但这一次郑重的退场,是挥手自兹去,只身返孤程。
夕阳渐落,氤氲在天边那金色的余晖里……
这一生,辉煌与痛苦双生,热闹与落寞并行。
但无论有过怎样不堪的岁月,和不被成全的过往,她仍以最大的勇气立世,以最大的善意成全身边的人,并以强者的精神引领了一代华人的风范。
梅姑生前曾经说过一句话:“当有天我离开,到底还有多少人,能真正记住梅艳芳这个人呢?”
陈奕迅说:“每年10月10日会想到你,每年12月30日会想到你。”
●年演唱会上,陈奕迅唱《夕阳无限好》怀念梅艳芳
其实,怀念你的,又何止陈奕迅一人。
袁咏仪想起你曾经对她无微不至的照顾;
张曼玉忆及自己19岁时认识了20岁的你,回想起你多次替她挡酒,不觉潸然泪下;
●梅艳芳、张曼玉、刘嘉玲合影
叱咤艺坛20载,你除亲自带门生弟子外,也对众后辈关怀有加,提携良多。
此外,大家仍然记得你往返两岸,为港台艺人去内地发展寻求机会;
记得你捐赠的每一笔善款,每一次倾心倾力的付出。
你曾说,“上天给了我这么多,我左手接完,右手就应该多回馈一点出去。”
……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你的无数粉丝也在你离开的15周年里,集资拍摄了一部怀念你的电影《拾芳》。
如今,人们更是用一部《梅艳芳》向你致敬。
芳菲已尽春归去,远眺遥瞻望不见。
但矗立在尖沙咀星光大道上“香港女儿”的铜像,你是否看见?
有华人在的地方,依然飘荡着你的歌声,你是否听见?
而今晚的夜空,在曲终人散后,仍有无数的星辰闪耀其间,你是否在极目俯瞰?
女人花摇曳在红尘中
女人花随风轻轻摆动……
“只要有人还记得你,你就永远不会离去。”
风华今犹在,似是故人来。
梅姑,谢谢你,曾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