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西安,人们都说这是一座有文化的城市,这种文化是千百年来的历史沉淀和积累。比如来西安旅游时,随随便便走在一条大街小巷上,那些或直白或优美的地名就已经是一笔非常珍贵的文化财富。尤其是城墙内外的那些街巷,几乎都有说不完的历史或故事。这些地名命名的方式各种各样,有的实用,有的文雅,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城墙内外5处最实用的地名吧!
1、炮房街
炮房街这个名字,如今听起来多少有点怪怪的。其实完全不需要用过多的联想,这个炮字,指的就是火药鞭炮。古代没有火药和纸张,人们便用火烧竹子,使其发出爆裂的声音,以驱逐*怪。后来有人发现了可以用硫磺、木炭和硝石放在一起,能够燃烧和爆炸,于是发明了火药。明朝时期,这条街上开了很多的纸炮作坊,人们便根据这条街的功能将其命名为炮房街。街上的居民大都靠手工搓鞭炮捻子或者糊火柴盒为生,做的都是与火炮相关的生意。几百年来,这条街道并没有改名字,一直延续至今。
2、粉巷
粉巷是西安钟楼附近一条很知名的巷子,粉巷听起来很动听,甚至还有一点点暧昧的色彩,那么这个粉指的是什么粉呢?会不会是传说中的胭脂水粉?其实与以上这些完全没有关系。在明朝时期,粉巷就是长安城里最繁华的商圈,这条街道上聚集了很多磨面的作坊和粮仓、粮行,所以粉巷的粉就是面粉的粉,是完全的实用主义,和如今的浪漫想象没什么关系。过去住在这个地方的都是达贵官人,或名门闺秀,能在这个地方开店的,都是当年比较有实力的人,民国明清时期在这里上班,可就相当于如今在高新的CBD核心区域。
3、炭市街
直说了吧,炭市街就是卖炭的,虽然名字普普通通,但是也有几百年的历史。炭市街最早形成于唐朝的西市也就是如今的大唐西市一带,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作的卖炭翁一文可以得到考证。清朝中期,炭市街转移到如今钟楼附近的一条无名小巷,因为这条巷子堆放密密麻麻的煤炭供应全城,而被称为炭市街。如今的炭市街完全没有碳,而是一个以水产、海鲜、副食批发的一个集散地。因为这条街过于狭窄,连批发海鲜的都被迁移到西安二环以外的市场。
4、案板街
这又是一条又硬又直的街,案板街如名字所示,就是卖案板的地方,这个名字起源于清朝顺治年间,在清朝时期的《西安府城图》中有标注。在马可波罗的游记中就有关于这条街的描述,里面说的是:人生所需之物,这条街上都有。清朝初年这条街上以卖案板的为主,还有各种搓板、模具、擀面杖等生活用品,之后慢慢地就不见了踪影。现在的案板街比较低调,唯一称得上是镇街之宝的,就是易俗大剧院了。年前后,这里以销售电子通讯器材为主,而现在随着网购的发达,这些店铺也慢慢的变少了。
5、竹笆市
以上说的几条街巷,虽然还是当年的名字,但是完全没有了当年的商铺或印记。只有竹笆市这条街上,现在还能找到好几家售卖竹制品的传统老店铺。所谓市,就是市场的意思,比如西安城内的骡马市、西羊市等等。从明清时期,竹笆市就是一个商铺比较集中的街巷,当时的竹笆市就是售卖各种竹制品的,因此取名为竹笆市。最让人感动的是,这条街上的几家店,基本都是从一代一代传下来的。现在当你走进这条街,你就能买到各种各样的竹制产品,如果运气好的话,偶尔还能看见老师傅们街手工制作。对于老西安人来说,这条街是能找回很多回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