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延续14亿年的传奇守护中华鲟的人们,也
TUhjnbcbe - 2023/9/4 21:09:00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http://www.xxzywj.com/m/
        

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习近平

第一次见到中华鲟时,郑跃平还在学校读书。他记得,那是一尾3米多长、六七百斤的鱼,在池中怡然摆尾,身姿强健、富有生命力。他当即就被这种庞大而优雅的生物震撼了,开始去了解这一神秘而古老的物种,了解它的洄游习性和变迁渊源。

中华鲟,属于软骨硬鳞鱼类,起源于1.4亿年以前。经过亿万年长久进化,中华鲟在结构和形态上依然保有着一些早期鱼类的特征,并将这些进化信息携带到了今天。因此,它被称作“水中的活化石”。它还有“长江鱼王”之称,是长江现存最大体形的鱼类。中华鲟是中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如今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被评估为极度濒危物种。

临近毕业时,郑跃平看到新闻报道,上海抢救了一尾中华鲟。“原来上海有这么一家单位,专门从事中华鲟的保护工作。”于是,他毫不犹豫投了简历,来到上海。

看着它一天天长大

郑跃平当时去工作的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建立于年。年,根据机构改革要求,管理处转隶,郑跃平留在了新成立的“上海市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中心”,继续开展上海市属水域中以中华鲟为代表的水生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工作。

刚到上海报到,郑跃平还没来得及领略国际大都市的繁华,就“被拉到郊区‘养鱼’”。“养鱼”不算是一件多么有趣的工作。他每天的主要任务就是周而复始地巡池检查设备、观察中华鲟行为,紧盯眼前几十上百尾鱼,生怕有什么异样。每天,自己吃完三餐,还要给鱼安排三餐。

不过,郑跃平最大的乐趣,就是看着鱼一天天长大。从20厘米,长到50厘米,过个三五年,就有几十斤了。

研究中心内,水中摇曳的中华鲟。李创摄

参与抢救工作则是另一番光景。郑跃平还记得一次“特别折腾”的救援。几年前,得知一尾人工放流的中华鲟被渔民误捕,郑跃平和同事们连忙带上抢救物资,辗转抵达目的地舟山嵊泗。郑跃平看到了这尾2米多长的中华鲟。“生命体征不太好,呼吸微弱,有几处被渔具刮擦的伤痕,还有几处充血。”郑跃平心疼得不得了。

1个多月后,在基地经过一番休养的中华鲟逐渐伤痕消退,能够自主进食,且恢复了自然游动。满足这些条件,大家才放心地把它送还海洋。

后来,设备和流程都一步步跟上了。有了便于临时组装的折叠鱼池、专用的抢救运输车,维生系统、转运吊装设备等一应俱全。而且,研究中心一线员工也全都接受了游泳培训。

如今,作为研究中心副主任,郑跃平负责物种保护、科普宣传、科研管理等工作,带领着一支队伍,奔波在“养鱼”和“救鱼”的前方后方。截至目前,研究中心已先后抢救了中华鲟、胭脂鱼、中国鲎、江豚、瓶鼻海豚等珍稀物种余尾。

它的家是大自然

每年,研究中心都会对基地养殖的中华鲟进行一次系统体检,这是为了较为全面地掌握基地中华鲟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情况。中心很早就把一对一“单体治疗”理念融入工作方法中,将人类医学、兽医学中的b超、内窥镜、血液生化检测等检查诊断技术运用到中华鲟的救护和养殖保种工作中。

研究中心内,工作人员给中华鲟做体检。李创摄

中心内大大小小几十个水池里,游动着几百尾处于不同生长阶段的中华鲟,其中有些来自救护行动,有些产于人工繁育。中心里的中华鲟鱼苗,一般生长到0.5米至2米后,将适时放归长江。郑跃平一直盼望着,这些鱼都能早些回到它们真正的“家”——大自然。

从年开始,上海市已经连续开展30多次长江口珍稀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截至目前,累计放流大规格中华鲟1.3万余尾。

年6月,长江口珍稀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在长江大桥北岸举行。张海峰摄

放流是为了让野外种群真正得到恢复。放流中华鲟的体内和体外都配装了标记。可脱落式卫星数据回收标记也被应用于中华鲟放流的后续跟踪监测。郑跃平说:“我们想知道它们去到哪儿,分布在哪儿。”通过标记信息的回收,研究中心已经掌握了许多一手资料,更全面地了解这种鱼放流后的栖息洄游习性,对后续开展海洋中的中华鲟保护、中华鲟群体的资源评估等工作意义重大。

保护它,保护长江

走出上海市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中心大门,几百米外便是长江。长江是中华鲟的出生地,也是它的孕育地。作为一种典型的江海洄游性鱼类,每年10月至11月,生活在长江口外浅海域的成年中华鲟会经历多公里的长途跋涉,洄游至长江上游江段产卵。待幼鱼孵化后便随江水漂流而下,经过5到6个月的漫长旅程到达长江口,在长江口停留约半年,完成由淡水到海水的适应性调整,再游弋进入海洋。

走出上海市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中心大门,几百米外便是长江。卢芳明摄

郑跃平形容长江口是中华鲟的“幼儿园”“待产房”和“产后护理场所”,同长江里分布着的中华鲟产卵场一样,对种群的繁衍具有无可替代的意义。

这里不仅仅是中华鲟的“家”。长江的干流、支流、湖泊和湿地血脉相连,形成独特的生命系统,分布着多达多种的水生生物,其中鱼类多种,长江特有鱼类多种。但随着人类活动愈发频繁,生态环境逐渐恶化,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正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

年3月,中共中央*治局审议通过《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长江生态保护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年1月,生态环境部、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计划》,明确了长江需要着力解决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围绕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的一系列行动紧锣密鼓地展开。年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同年3月,我国首部流域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施行。

中华鲟是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是长江水生物的代表,它的栖息繁衍,反映的是长江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年6月,《上海市中华鲟保护管理条例》施行,开创“为一条鱼立一部法”的地方法先河。

在此背景下,研究中心还要持续开展长江口水域的水文、水质、中华鲟资源和水生生物资源的监测工作,以及周边重大水利工程的专项环境影响监测与评价。

就在中心现有的基地旁,长江口中华鲟保护基地二期正在建设中。这里将建设一流的珍稀水生生物保护基地,容纳更多长江旗舰濒危物种。

这么多年下来,郑跃平总会挂念起与中华鲟的初次相识,记得那尾鱼在水中旁若无人地游动,以及它展现的生命活力。相处得越多,会越发敬畏蕴含在它身上的自然力量与历史印迹。郑跃平想,他将尽自己所能,守护中华鲟的传奇,“让它回到大自然,让它延续下去”。

年6月的长江口珍稀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中,中华鲟开启回家之旅。张海峰摄

专家点评

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美丽中国更需全民自觉

作为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和长江水生物的代表,“水中活化石”中华鲟的生存状况是把脉长江及长江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针,也是透视我国现代化过程中人与自然关系变化的重要窗口。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生态环境矛盾有一个历史积累过程,不是一天变坏的,但不能在我们手里变得越来越坏”。正是基于这种胸怀和意志,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不仅被列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还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当中,将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全球生态安全的大国责任担当紧密联系在一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些通俗易懂并朗朗上口的表述,使全*全社会凝聚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识,进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对长江流域的大力整治及对中华鲟的更好保护,正是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缩影。

中华鲟的保护以及我们近年来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所取得的成效充分表明,我们有能力通过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并不断改善生态环境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今年7月21日,长江特有物种白鲟在更新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消失再次表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要将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

(中共上海市委*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刘志广)

    

栏目主编:张春海

        

本文作者:卢芳明

    

题图来源:李创

1
查看完整版本: 延续14亿年的传奇守护中华鲟的人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