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
重庆市林业局、重庆市农业农村委与江津区人民政府
共同组织开展的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庆)
年下半年增殖放流活动
在油溪码头启动
胭脂鱼、岩原鲤、厚颌鲂等
45万尾珍稀特有鱼苗回归“母亲河”
11月是“重庆市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也是“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月”,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水生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与地方政府联合开展珍稀特有鱼类增殖放流活动,在全市乃至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都是首次,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促进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庆段生态修复。
活动现场,西南大学水产学院专家姚维志对科学增殖放流进行了详细讲解,随后大家一同来到码头边,将一盆盆鲜活的鱼苗小心缓慢地投放到江水中,为母亲河注入新的生命。
据悉,当天放流的鱼苗共计5种45万尾,包括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胭脂鱼和岩原鲤,长江特有鱼类厚颌鲂和长吻鮠,以及名优鱼类中华倒刺鲃。为便于开展增殖放流的科研监测及效果评估,在西南大学水产学院专家的指导下,采用切鳍标记法、体外标志法、内藏可视标志法、化学标志等方法,对放流的5种共计尾苗种进行了标记。
连续不断地放流珍稀特有鱼类,有助于进一步增强社会各界的生态保护意识,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对维护长江上游水生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今年以来,保护区重庆段已开展4次增殖放流活动,放流的珍稀特有鱼类有6种共计万尾。
江津地处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今年以来,我区积极开展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工作,坚持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通过增殖放流和植被恢复等方式,促进珍稀鱼类资源恢复,共放流各类鱼苗近万尾,建设人工鱼巢8.3万平方米,人工鱼礁立方米。开展各级巡护0余次,水域巡护近5万公里,救助放生长江珍稀特有鱼类近尾。
当天,区林业局还通过展板展示和发放宣传折页等方式,积极向市民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相关知识,提高市民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市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唐军,市委农业农村工委委员、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莫杰,副区长刘晟参加活动。
江津融媒体中心
全媒体记者阮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