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评点#
次日一大早,宝玉便披衣拖鞋往黛玉房中来,看到了两个美女的睡姿。替史湘云盖好被子。宝玉用她们的洗脸水洗脸,又让湘云为他梳辫子。史湘云在为他梳辫子的时候发现上面的珠子少了一颗。
宝玉顺手拈了胭脂,意欲要往口边送,因又怕史湘云说。正犹豫间,湘云果在身后看见,一手掠着辫子,便伸手来拍的一下,从手中将胭脂打落,说道:这不长进的毛病儿,多早晚才改过!
这一回文中有很多细节非常好玩。湘云洗完脸,宝玉没让丫头把洗脸水倒掉,他要用这个水来洗。从表面上看是怕费事,可是仔细分析讲却大有意趣,他要的是湘云用过的水中的体香,这是人性中最真的感情,小孩子对异性同伴身体感兴趣,通过嗅觉或触觉来感受异性同伴。
宝玉又求湘云帮他梳头,湘云拒绝他,他就磨,笑着说好妹妹,替我梳上罢。他千万次“好妹妹好妹妹”地央告。最后,湘云只得扶过他的头来梳篦。宝玉十分乖顺地享受着,他就是要这个感觉,自自然然,没有规矩礼教的束缚,只有真情。礼教是不允许把别人的头“扶”过来的。这属于身体接触的动作,在人逐渐长大的过程中越来越不应该了。
小男孩、小女孩在一起时常常会拿彼此的身体当玩具,一个头发就可以玩弄半天。他们的童年就算这样过来的。宝玉特别希望回到童年,他觉得那些记忆特别美好,人一长大就不快乐了,成人世界太世故,太虚伪,要受种种社会规矩束缚,所以他不愿意长大。从社会的角度,家长的视角看,宝玉这绝对是病态。如果你读到这段会被感动,就说明你童心未泯。
宝玉的辫子非常有趣。四周一圈小辫子梳上去,总一条大辫子在后面,红绦结住。上面有四颗珍珠,底下有个黄金坠脚。你别小看这个细节,这可是《红楼梦》写作的一个大难点。因为他说《红楼梦》的故事无年代地域可考。宝玉不能总戴着帽子吧?特别这个梳头的时候,清代男人的发型是有严格规定的,在中国历史上是个极其特殊的发式。怎么才能让宝玉的发型既非清又非明,是不是一个难题?这样写就达到了目的。
梳着梳着史湘云说:原来的四颗珍珠,怎么剩三颗了,配了一颗不一样的。宝玉说掉了一颗。那史湘云就说:不知谁捡去便宜了。湘云敏感到其中一颗不是原来的珠子了。这个细节更有意思。它包含很大的信息量。作者这样写是不是意味着他们童年的记忆再也找不回来了呢。他们的对话中有些童年记忆。这其中是不是有生命的遗憾,就像那颗掉了的珍珠。
宝玉一直盯着梳妆台上的胭脂,他从小就养成了吃胭脂的习惯,大家公认的坏毛病。他终于忍不住拈了胭脂,刚要往口里送,湘云啪地打他的手说:你这不长进的毛病还不改。其实这是成长过程中,别人无法了解的记忆。
《红楼梦》对当时主流文化是一种颠覆。连现代小说都没有对青春期这么真实地的描绘。在那个封建保守的时代,作者这么大胆地呈现人生的真实面貌,实在是难能可贵的。在这个意义上来说,《红楼梦》可以成为我们现代教育的学习典范,因为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孩子们最真实的世界
《红楼梦》里的很多东西都可以拿来做心理分析,为什么宝玉要用湘云的洗脸水,要去吃那个胭脂,这是一种怎样的人生经验,也许可以成为现代心理学的典型案例。因为我们都是大人,已经忘掉自己童年的记忆,没有办法换位思考,去做这种心理分析。反而自以为理所当然地指责那是怪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