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温了哥哥与梅姑的经典之作《胭脂扣》,这部电影三十多年过去了依旧在荧屏熠熠生辉,成为无法超越的经典。
第一次看《胭脂扣》时,只是觉得如花太痴情,十二少太贪生怕死了,为这段爱情感到惋惜。如今重看,对电影的理解也更深入了,从小小的胭脂扣这个电影符号中看到更多关于时代、关于爱情背后的悲剧命运以及人性。反而没有了当年那些惋惜,更多的是对人性的包容与慈悲。
我想这就是张爱玲所说的:“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胭脂扣》改编自李碧华同名小说,由关锦鹏导演,张国荣与梅艳芳联合主演。电影讲述了昔日香港石塘咀烟花巷的一段爱情悲剧,以“我”袁定生为叙事者,讲述了“我”与孤魂女鬼如花之间发生的相遇故事串联叙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富家公子陈十二少与青楼女子如花之间的一段悲剧爱情故事。电影上映后,获奖无数,甚至被誉为:“香港电影的一个符号和纪念碑。”
整个故事以“胭脂扣”为线索,贯穿如花与十二少的爱情。
小小的胭脂扣,不起眼,却是如花与十二少的定情信物,虽然在整个电影中只出现了三次,但却是整个电影灵魂所在。
小小的胭脂扣,将我们带入了那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中,让我们感受那个时代背景下悲剧爱情背后所深藏的命运特征与时代属性。
一、小符号蕴含时代情愫
卡西尔在《人论》中说道:“人类的全部文化都是人自身以他自己的符号化活动所创造出来的‘产品’,而不是从被动接受实在世界直接给予的‘事实’而来。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文化,可以被称作不断解放自身的历程。”
所以说,符号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只是我们没能注意到这些规则,而符号学就为我们提供了种种创造意义的工具、阐释意义的过程和理解意义的语境。
可见符号的意义是不断变化的,随着电影情节发展,观众对符号的深刻理解过程也是对电影作品本身更深入了解的过程。
作家李琳在《读解电影:电影符号的表象与意指实践》一书中说:“将符号学运用于电影的意义在于,经由对电影中无处不在的象征性的内容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为清晰地认识到电影作者创作的本质原因。”
可见符号在电影中意义,值得去探究。
胭脂扣是十二少赠予如花的信物,既是爱情的见证者,又是历史的缩影。30年代被珍视的定情信物,80年代在私人小店沦落到被丢弃的地步。胭脂扣不同命运走向隐喻着香港半个世纪传统文化和风俗人文的变化。
所以在这里作者以胭脂扣这个小符号蕴含了深刻的时代情愫。当时正值香港回归之际,在文学界一度刮起了西塘怀旧之风,倒不是对往年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生活的怀旧,而是追寻的一种文化归属感。
当时香港的文化身份处于“边城”状态,当时出现的怀旧之风通过对过去的美化来逃避当下的问题,香港当时就是为了逃避文化身份而引出了大量怀旧作品中寻找自己的文化属性。
历史上香港的经历比较特殊,在种族上源自华夏民族,政治上又隶属英国,地理上偏离中原,在语言上又自我封闭。于大陆而言,香港有割不断的血亲与亲情;于英国而言,她又有理不清的政治与经济影响。所以当时九七回归之际,流落在外百年的香港开始对自己文化归属产生了慌乱,小小的胭脂扣蕴含了香港历史的时代变迁。
从另一方面来讲,“胭脂扣”这个符号的深入解读:不仅仅是那个时代背景下的一个凄美爱情故事,更是体现导演内心对香港文化归属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