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土夫子神秘失踪,专家却找到了古墓,还
TUhjnbcbe - 2024/8/16 21:52:00
大阅兵曾出现一句话“我们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代”,有朋友或许还会延伸出“也是科技最发达的时代”;乍一看没什么问题,“处于最好的时代”是无可非议的事实,但“科技最发达”就有待商榷了。说到这或许有朋友要生气了“什么叫有待商榷?今天有歼20、‘东风快递’等高科技,这些还不能证明科技发达吗?”当然,如果论机械化程度,今天的“发达”毋庸置疑,但古人“科技”同样了得,代表就有大云山汉墓;这座大墓出土了很多国宝级文物,如黄肠题凑、玉棺等,但这里要说的却是“今日科技无法复制”的冷兵器。大云山汉墓的发现还要从一伙土夫子开始说起,或许有朋友会问“为什么现代考古总和土夫子脱不了关系?”这问题不好回答,似乎考古队总比土夫子慢半拍,或许跟“不能主动发掘古墓”有关系;总之,大云山汉墓的发现也与土夫子有关,年,警方跟踪了好久的盗墓团伙在盱眙县一带消失,同时也接到了马坝镇云山村民的报警。大概是:有村民听到大云山传出爆炸声,怀疑有人在盗墓;民警赶赴现场的同时也通知了考古部门,于是一场联合行动就此展开。公证的说,大云山不止一次出现了盗墓传闻,但其山顶只有一座水塘,当地人称为“龙塘”;如果说水塘下面有古墓,这点在非专业人士看来,的确有点难以置信。好在这次考古专家也到了现场,不仅找到了爆炸点,同时在山顶还找了数个盗洞;以专业角度来看,山顶出现盗洞,基本说明土夫子盯上的是一座“掘山而建”的古墓,古代有能力“掘山而葬”的,墓主人至少也是帝王级别的。想到这,考古专家马上兴奋了起来,哪还管什么土夫子的“失踪”;经勘探,专家最终确定大云山的确有古墓存在,而且规模十分庞大,甚至还发现了殿宇、阙基等地面建筑的遗址。简单地说,大云山展开了一场规模颇大的考古活动,央视、江苏等多家媒体曾连续跟踪报道;截至目前,考古队已发现三座大墓、13座陪葬墓,以及武器坑和车马坑等,至于“神秘消失”的土夫子,有四人的尸体也被找到,应是在盗洞中窒息而亡。焦点暂放到古墓中,虽说已被历代土夫子“光顾”过,但专家还是发现了不少国宝级文物,诸如黄肠题凑、金缕玉衣和玉棺等;至于这三种“国宝”,对文物比较熟悉的朋友或许已经非常熟悉了,这里就一笔带过。其实不只是这些,考古队还发现了装有“胭脂水粉”的漆盒以及一桌子的“美味佳肴”;说到这或许有朋友要下结论了“这明显是座女人墓,而且是个‘爱吃’的女人”乍一看,这种观点好像合乎逻辑,不然怎么会出现“胭脂水粉”这类东西?但专家却打破这种“正常思维”,这座大墓的主人非但不是女人,而且是一位两千多年前的“勇士”,即汉武帝的兄长“江都王”刘非;据《汉书》记载“好气力,治宫馆,招四方豪杰,骄奢甚”。或许又有朋友问了“作为一代藩王,‘骄奢甚’能理解,可陪葬‘胭脂水粉’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专家也做出了解释:自古“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单是女性,两千多年前的男人同样喜欢“化妆”,刘非就是其中之一;通俗的讲,历史上的不同朝代都有其流行趋势,汉晋时期就流行“男人化妆”,而且成了一种对外展示身份的渠道。试想,作为身份尊崇的藩王,刘非又怎会忽视?只不过出土这么多“胭脂水粉”,似乎证明了他更加爱美一些。同时汉书中还记载刘非“好气力”,说明他是位尚武之人,古墓中自然少不了各种兵器,专家就发现了一种特殊武器,“青铜铍(pī)”;或许有朋友不是很熟悉这种冷兵器,简单来讲,它是一种形如短剑,两面有刃,后装长柄的劈刺武器。如今这件“铜铍”长约30厘米,虽然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但发黑的铍身仍隐泛光泽,尤其是它的铍尖和两边的锋刃,千年后似乎并没有因腐蚀而破损;说到这或许有朋友会感觉失望“还以为是什么‘不锈不腐’的珍贵瑰宝,原来就是个发黑的‘枪头’,和越王剑比,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东西。”乍一看似乎有道理,如“越王勾践剑”,同样历经千年,但它是一件千年不锈不腐的宝物,专家至今也没搞清楚它身上的“奥秘”;据考证,“铍”源于殷周,盛于战国秦汉,最初又称为“夷矛”,目前考古中少有发现。因其似剑,过去一直被专家误以为是青铜剑,直到兵马俑出土了这种东西,专家才“正名”为长兵器;当然,专家说它“难以复制”可不仅是因为它的数量少,而是铍身上的“暗花纹”令人啧啧称奇。或许又该有朋友站出来反对了,的确,古代冷兵器出现“花纹”并不少见,剑、戈、矛上都会出现,一般花纹类型有菱形、米字形、火焰形等,诸如“越王勾践剑”身上的就是菱形纹;但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包括越王剑在内,其花纹几乎都是铸造时阴刻上去的,但如今的“铜铍”花纹却颇有争议。因为其花纹虽然清晰可见,但用手摸上去却很光滑,丝毫感觉不到纹路的存在;由此争议就出现了,有人以为其花纹不是刻上去的,有专家甚至说是古代工匠在铸造时添加的特殊材料,只能解释成“依附”与铜铍。但是,不管刻上去的,还是“依附”上去的,理论上在触摸时都应有凹凸感,可如今却没有这种感觉;对此专家也曾展开研究,但最终坦言“技术上,现代工艺对暗花纹尚无法完全复制”。同时专家也强调,这种暗花纹是春秋战国“吴越”特有的铸造绝技,铁器出现后即已失传;熟悉考古的朋友或许知道,古吴越善铸兵器,据说欧冶子便是其始祖之一,诸如鱼肠、巨阙,还有今天已知的“越王剑”和“吴王剑”等都是吴越产物。说这么多其实都在围绕一个问题:考古仅是对古人的一种“窥探”,甚至难称冰山一角;即便如此,专家就已经找到了这么多现代科技“难以复制”东西,那么真正的历史又隐藏了多少令人难以想象的“科技”?
1
查看完整版本: 土夫子神秘失踪,专家却找到了古墓,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