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的高温少雨,导致长江流域出现了旱情,长江,嘉陵江,以及沿途的湖泊等水位下降,其中洞庭湖原本在汛期时应该是湖区的位置,现如今却变成了草原,在草原之中夹杂着一些小水塘,一些来不及退到洞庭湖主湖内的鱼儿们,就被困在小水塘之中。
尽管水的比热容较大,吸收同样的热量升温速度更慢,但是长时间的高温直射也导致小水塘温度上升明显,再加上这段时间水汽蒸发速度又快,导致小水塘水域面积缩小,水位上升明显,以至于被困小水塘的鱼儿们面临较高的死亡风险。
其实鱼儿死亡的现象已经出现了,有网友发现洞庭湖原本的湖区位置内,出现了许多鱼儿的遗骸,这是因为洞庭湖的湖底并不是平整的,而是凹凸不平,水位下降的过程中,一些鱼儿来不及退到主湖,被困在小水坑,这些鱼儿要么被水鸟、猫、蛇等天敌捕食,要么直接死亡,死亡后的遗骸留在了原地。
现如今一些还有水的小水塘虽然还有鱼儿生存,但这些鱼儿也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如果水位进一步下降的话,用不了太久这些鱼儿们也会大量死亡。
既然如此,那我们为什么不救助这些鱼儿呢?比如:捕捞后放生到洞庭湖主湖内。
为什么不救鱼群?
事实上,有些地方已经对这些鱼群展开救助,比如:干旱导致长江水位下降,不少鱼儿被困在长江武汉经开区纱帽段,虽然水域内还有大量的水,但是高温干旱并未缓解,继续下去的话,鱼儿们将会有生命危险,相关部门联合开展救助,一方面防止非法捕捞,一方面采取无伤害捕捞方式将被困鱼儿救助后放生。
长江九江彭泽段芙蓉大闸江边水域出现了大片水坑,当地的相关部门也对被困鱼儿进行无伤害化捕捞,捕捞后进行放生,共帮助斤长江鱼儿返回长江。
但要知道的是,人类的力量是有限的,只要高温少雨没有缓解,长江流域内的水位或许还要进一步下降,露出更多的湖底,将会有更多的鱼儿被困,仅凭人类的力量很难救助每一条被困的鱼儿。
另外,鱼儿被困水坑,对于鸟儿来说是好事,长江流域内生活着许多以鱼为食的鸟儿,比如:大白鹭,小白鹭,苍鹭,夜鹭,翠鸟等,鱼儿搁浅对水鸟来说是好事,它们会捕食水中的鱼儿,实现能量在生态链中的传递。
这些天生活在长江流域的人们,应该看到水鸟们围聚在水塘旁边捕食搁浅的鱼儿,这有利于幼鸟成活率提升,以及鸟儿积累足够多的能量后,在迁徙过程中抵御风险的能力就会上升。
还有,被困在小水塘的鱼虾螺蚌等生物毕竟是少数,大量的鱼虾螺蚌等水生生物已经退回到主湖内。
以及,为了帮助长江早日恢复生态链,官方会定期举办科学放生,比如:今年6月,岳阳市向洞庭湖投放鱼苗万尾,并且投放的鱼苗都是本土鱼,除了常规青草鲢鳙之外,还投放了华圆田螺2万粒、鲴类1万尾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胭脂鱼1万尾,既增加了洞庭湖的鱼群数量,也调节了洞庭湖的鱼群结构。
多种手段确保了单一年份的干旱,对于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并不大,不会危及洞庭湖生态链,更不会导致洞庭湖无鱼。
但是洞庭湖内还生活着许多珍稀的水生动物,比如:长江江豚,长江江豚被称为“水中大熊猫”,数量稀少,非常珍贵。
长江江豚体型较大,洞庭湖水位下降有可能导致它们被困在浅滩,一旦搁浅很容易因高温等死亡。
这段时间内相关部门已经在加强巡逻,除了禁渔之外,还会检查有没有长江江豚搁浅,以及清理可能会对长江江豚造成威胁的垃圾等。
会影响长江10年禁渔效果吗?
现如今,长江流域面临干旱问题,水位降低后,有些鱼儿因为被困小水塘而死亡,有些鱼儿因为水位降低被水鸟捕食而死,大量的鱼儿死亡会影响长江10年禁渔效果吗?
这里要说一下,长江10年禁渔,保护的绝不仅仅只是数量,还有质量。
我们吃的鱼儿虽然大部分是养殖鱼,但是养殖鱼苗每隔一段时间需要和野生鱼儿杂交,确保品种不退化。
而长江就是野生鱼儿的天堂,这里生活着大量的野生鱼,可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们生活得都不好,面临着较多的威胁,为了保护它们,我国实行长江10年禁渔策略。
长江10年禁渔,目的是希望鱼儿能够在这10年内繁殖3-4个世代,增加基因多样性,目前虽然进行了2年,但效果显著,人们在多个江段发现大量鱼群,甚至有些湖泊还“鱼满为患”。
今年长江流域汛期反旱肯定会对鱼儿造成影响,尤其是一些产卵的鱼儿,因为鱼儿喜欢在浅水区域内的水草中产卵,而水位大量褪去,导致适合鱼儿的产卵地减少。
但是长江流域出现干旱并不是完全枯水,而是还存在着大量的水域,这些水域就是鱼儿的避难所,确保了野生鱼群资源不会受到严重威胁,等到条件合适时,鱼群还会重新焕发生机。
总体来说,洞庭湖枯水期对生物链的短期影响比较大,比如:对夏候鸟和麋鹿来说,此时湖区变草原,更有利于觅食;可是对于鱼虾螺蚌来说,繁殖和生存都受到了较大的挑战,对于冬候鸟来说,也会面临食物锐减,食草鸟儿吃的嫩芽,嫩茎也会变老,不再适合觅食,将会对越冬候鸟造成一定的影响。
从长期来看,单一年份的干旱和洪涝带来的影响是有限的,不影响长江10年禁渔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