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碧华的小说《胭脂扣》对爱情的刻画别具味道。当小说改编成电影的时候,也散发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小说与电影最大的不同之处便是给观众的感受是不同角度的冲击。小说是通过文字的叙述,情景的描绘对故事进行叙述,用语言来阐释剧中人物的情感。而电影更多的是通过场景的布置,音乐的运用,剧中人物通过神态、表情等各种演绎来使整个画面传达出小说的方方面面,给人更加直观的视觉享受。
比起纯粹的电影剧本,文学名著改编而成的电影更够体现艺术的表现性。《胭脂扣》是台湾女作家李碧华的小说,导演关锦鹏于年改编制作成电影,除了对原著进行传承之外,也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编和创新,表现形式的巧妙运用使得这部小说在改编成电影后更加表达出整个故事的精妙之处。
电影《胭脂扣》在结构上,角度上以及氛围的营造上都呈现出艺术性的淋漓尽致的美。
一、结构上的改变。
《胭脂扣》在结构上对原著进行了很大程度的改动。原著是以如花出现,去找“我”登寻人启事寻找十二少为开始叙述故事。
而在电影里,一开始是展现出三十年代如花和十二少的相遇相知的情景,在故事达到一个高潮的时候突然转换成八十年代,再开始展开叙述。在结构上与原著有所差别,更加好地从场景的变化、人物的表现等方面给观众抓住了观众的眼球。
这样结构上的改编,一开始便很直观地把观众带入了如花与十二少的世界里,体会到他们之间的联系,对之后如花不懈努力去拜托“我”帮忙找到日思夜想的十二少有了一个交代。用很多细节的镜头和语言的表达对原著想要传达的感受传递给观众,把语言转换成镜头表现,还能够不失色彩地讲述故事,使观众得到了比看原著更加丰富的视觉享受,是这部电影的高明之处。
二、角度上的运用。
原著中,如花与十二少的初次相遇,是通过如花之口轻描淡写地叙述出来。而在电影的改编里,十二少在如花的唱戏声中走来,与如花相视,没有过多的言语。通过老七,楼梯上遇到的母女,包厢里的人们等各种角色的展现,间接地反映出十二少与如花的身份和个性。
原著里对如花去陈府的情节只是做了比较简略的描写,但是在电影里,为了突出矛盾,对这一段作了比较重要的叙述。如花独自会十二少的母亲,陈母委婉却有力地侮辱了如花,并且告诉了如花一个残酷的事实,陈府不可能接受如花,还拿出了竞争对手:十二少的表妹,彻底地毁掉了如花的希望,也让这个骄傲的女人陷入了绝望。通过这个角度,更加体现了整个故事的悲剧性。
而在十二少跑龙套被家人看到,然后家人劝其回头,之后十二少送给如花胭脂扣,然后相拥痛哭,增加了这个镜头,对展示两个人的情感的改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电影舍弃了原本小说里出现的很多人物,这也更加好地突出了两对人的爱情,如此的集中和突出地去展现主要情节,从而达到了不错的改编果,使整个故事的对情感的叙述更加具有表现力。
电影最后,如花终于与十二少相遇了,这与原著如花不告而别的晦涩结尾不同,如花彻底结束了这段感情,留下苟延残喘的十二少无力的道歉的背影,对于表现如花有了很好的作用。如花的精神上的独立性,情感上的观念,以及最后毅然决然的放弃,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三、氛围的营造。
贯彻始终在电影里面的,是整个故事的氛围的营造。每一个镜头的布景、灯光以及画面的构造、音乐的烘托,都很艺术地把情节的张力和表现力展示出来,从原著里剥离出更为富有情感的人物体现,给人一种缥缈凄美的感觉,使人仿佛进入如花和十二少的世界里。
电影《胭脂扣》里面,灯光、音乐、色彩等各方面的运用都十分讲究,体现了整个制作团队的精益求精。无数的细节,展现出了扣人心弦的视觉效果,电影表现的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加地通过氛围的营造对人物、对情节、对情感等方面展开了比原著更加彻底的诠释,给人从始至终都被电影带入情境的感受。
正是因为有了电影改编,文学艺术的呈现方式变得更加立体和丰满起来。《胭脂扣》这部电影在对原著的改编上,是一部成功之作,有力地表现了人物和故事,带给观众一种视觉上的震撼,也使我们对爱情观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了体悟,也产生了思考。看这部《胭脂扣》,实是一种视觉上的艺术性的享受,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是一部佳作。
(文中图片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