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演《胭脂扣》时,梅艳芳才24岁,青春年少,张国荣也才30出头,男人最好的年纪。
那个在戏中不想死的“十二少”,在戏外却不肯苟活。
原著作者李碧华在悼文《血似胭脂染蝶衣》里有这么一句话:
胭脂扣松脱烟消,现实中角色对换。
与其说《胭脂扣》成全了梅艳芳和张国荣,不如说是梅艳芳和张国荣成全了《胭脂扣》,后续无论有多少人要翻拍,恐怕这个版本的是无人能超越的经典。
李碧华认为梅艳芳最适合演如花,梅艳芳自己也是很喜欢,也是她要嘉禾买下李碧华的小说《胭脂扣》,所以“如花”等于是为梅艳芳量身定制的。
导演关锦鹏接受访谈时说到,其实在拍《胭脂扣》前,没有接触过梅艳芳,只是看她在舞台上的表演,就觉得很有表现力,虽然不是特别漂亮,但是所散发的味道很吸引他。
他还说,梅艳芳总是自己不漂亮,在这个片子之前她也尝试过很多扮相的角色,但是如花的造型她非常喜欢,如果以后死了,希望用这如花的剧照作为遗像。
“十二少”当初定了不少人选,有刘德华,郑少秋等,最后关锦鹏定了张国荣,戏服上身,甫一亮相,楼梯走到一半,回头一笑的档口,关锦鹏站在楼下看的惊喜,张国荣就是戏本里走出来的“十二少”,为此让编剧连夜给“哥哥”加戏。
从只有三页纸加到了十几页,档期也从十天调到二十几天。
当初李碧华和关锦鹏选梅艳芳和张国荣来演“如花”和“十二少”时,也不知道会有后来的悲剧,只是他们眉宇间本就带着几许烟花气,美则美矣,不免让人担心。
起初《胭脂扣》的导演叫唐基明,但剧本写了七八稿后仍然没敲定,唐基明辞去导演,演员除阿梅外其余主演也纷纷辞演,最后嘉禾让关锦鹏接手,才有了我们看到的《胭脂扣》。
关锦鹏接手后拍摄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除了给张国荣加班加点的加戏,“哥哥”恐高是一个难题,有一场“十二少”坐在楼上窗台边,给“如花”送礼物的戏,“哥哥”的脚在窗户外边晃荡,其实是双假腿。
“哥哥”的老年妆特别难搞,正常人只要脸上涂两层皱纹水,他涂了三层都皱不起来,最后只能依着“哥哥”的轮廓倒膜,将一层层的胶粘到他的脸上,才能制造出皱纹的效果。
在化妆时他只能用两根插在鼻孔的吸管呼吸,要等到变干后才能拿掉。每次卸妆,都要用火酒在脸上慢慢渗透才能把每片胶取下来,最后“哥哥”的整张脸就跟漂了白一样。
总算拍完杀青后,嘉禾一直没说上映时间,关锦鹏不干了,自己刚刚崭露头角拍的戏不能就这么流产了呀,他打听到嘉禾准备要暗中补拍,把好好的文艺片改成道士捉*的欢乐*片,还加了万港币的预算,后来嘉禾老板跟关锦鹏当面说了,关锦鹏没办法只得答应,但提了个要求,不要署他的名字。
可是这个版本的《胭脂扣》迟迟无法搞定,关锦鹏就制作出了他拍的国语版的《胭脂扣》,上映后非常受欢迎,拿奖拿到手软,梅艳芳更是凭“如花”一角拿下台湾金马奖和香港金像奖最佳女主等奖项。创造了当时的票房神话。
嘉禾老板何冠昌一看,还拍什么拍啊,不但省了万,还多赚了几千万。
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关锦鹏就没有我们看到的唯美文艺,老套却不媚俗的《胭脂扣》。
阿梅和哥哥的出演,如今回过头再去看时,不免有些悲凉,在戏中,十二少追随如花到地府(虽然偷身没死了),而现实中的哥哥却不愿苟活,他死后的消息传来,阿梅几尽肝肠寸断,她那时已经病入膏肓,同年年底便追随哥哥而去。
戏里,相约殉情的如花对十二少说:
振邦,记住,记住这个暗号,假如来生我们变了样,或是忘记这件事,只要看到,你就知道我来找你,我就知道你来找我。
没想到那个誓言竟以最戏剧的方式实现,一语成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