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陈凌墨张建林刘丁维见习记者彭婉馨
摄影记者刘中灿李辉
中华鲟、长江鲟、胭脂鱼……放流闸门打开,一条条属于长江的鱼儿,欢快地向母亲河奔去,自在游弋。
6月6日是第6个“全国放鱼日”。当天上午,“拯救濒危鱼类共建生命长江”科学放流活动在汉口江滩三期举行。
来自*府部门、科研单位、爱心企业代表等50余人,一同放归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和长江鲟、二级保护动物胭脂鱼,以及本地土著鱼类长吻鮠共2万余尾。
当天,“长江大保护·长江有鱼”公益基金正式设立,首个长江大保护公益放流站在武汉启用。
此次活动由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监督管理办公室、湖北省民*厅、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和湖北省农业农村厅指导,由湖北省慈善总会、中国水产科学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阿拉善SEE长江项目中心联合主办。
有环保志愿者一家5口参与放流
“走咯,回家去了咯。”鱼儿们入江回家,引来爱心环保志愿者们的欢呼和鼓掌,大家纷纷拿出手机,记录美好的瞬间。室外30多摄氏度的高温,也挡不住市民和环保志愿者们的热情。
四岁半的武汉小市民聪聪,站在趸船的二楼,兴奋地指着滑进江面的中华鲟说,“妈妈,这些鱼儿回家也找妈妈去了。”
武汉市民王露露,这次携一家5口,来到码头参与放流活动。王露露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以前带孩子去海洋馆,是隔着玻璃看到的中华鲟,而这次,是切实的摸到了它们,还亲手把它们送回了“家”。“我老家在宜昌,我是在江边长大的,所以我们对中华鲟非常有感情。事实上,我们也爱跟孩子们讲这些珍稀濒危鱼类的故事,他们也都知道这是很珍贵的鱼,知道需要去保护。这次亲眼看到,亲手摸到,我觉得这种意义是很深刻的。”
王露露一家参与中华鲟放流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教授魏署光一大早就带着女儿魏品郁来到现场。在他看来这是一次不可多得的自然科学及生命教育课程。“爸爸,中华鲟回到长江之后,还会被捕捞吗?”“不会,我们的长江已经开始十年禁捕了,它会一直在母亲河里长大。”现场,魏署光还做了女儿的讲解员。
魏署光表示,现阶段比起文化课程,更